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Ⅱ和Ⅰ相比,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段和BC段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在酶浓度相对值为1个单位,温度为25℃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值应比Ⅱ的_______(“大”还是“小”)。

              (4)为了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有人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物

              现象

              1

              2ml猪肝研磨液 + 1ml蒸馏水 + 2ml 3%的过氧化氢

              放出大量的气泡

              2

              2ml猪肝研磨液 + 1ml NaOH + 2ml 3%的过氧化氢

              无气泡

              3

              2ml猪肝研磨液 + 1ml HCl + 2ml 3%的过氧化氢

              无气泡

              实验中的底物是_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

              (5)有同学准备以H2O2为材料来研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你认为是否妥当?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动物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下图一、图二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过氧化氢酶是否是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__(填试剂)进行鉴定;

              (2)图一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4)图二曲线AB段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同学设计了关于酶活性的一组实验。实验步骤及所需药品试剂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步骤

              1

              2%蔗糖液2mL

              2%蔗糖液2mL

               2%蔗糖液___mL

              2

              蒸馏水1mL

              酵母提取液1mL

              稀释唾液1mL

              3

              37 ℃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

              4

              斐林试剂1mL

              5

              ________℃温水中加热5分钟

              结果

              蓝色

              砖红色

              蓝色

               

              (1)丙组中2%蔗糖液应为_____ml;三组实验中,________组为对照组。步骤5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方式,温度应设定为________℃。 

              (2)乙组试管呈砖红色,是试管中的___________与斐林试剂反应的结果。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性。 

              (3)该实验不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抑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 5.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 min(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

              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摇匀后放置5 min;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此实验中,因变量通常用碘液检测,碘液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________条件,这将干扰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 6.

              下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1)图甲中       (填字母)代表麦芽糖酶,该模型能解释的酶的特性是            。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                             。若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能/不能)用斐林试剂。

              (2)乙图中,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              。如果温度升高5℃,催化速率将变      

            • 7.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2)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组。

              (3)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_,原因是__   ____          ____                                 

            • 8.

              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温度在___℃和___℃时,该酶的催化效率为0。

               (2)图中表明,酶催化效率逐渐升高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酶经过100℃温度后,催化能力能否恢复?____。原因是                        ___

               (4)酶经过0℃低温后,催化能力能否恢复?________。请说明酶在0℃时,催化效率为0的原因_____ _______

            • 9. 解读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酶的作用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

              (2)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图甲中_________(填“ab”或“ac”)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3)图乙中160 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

              (4)联系所学内容,分析图丙曲线:

              ①对于曲线MNQ,若X轴表示pH,则曲线N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曲线MNP,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__,制约曲线NP段增加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 10.

              解读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A在酶催化作用下的活化能可以用甲图中_______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图甲中B点___________(“上移”或“下移”),在图甲中酶降低的活化能用_________________段来表示。

              (2)乙图中160 min后,想要增加生成物的量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

              ①对于曲线ABC,若y轴表示酶活性大小,x轴可以表示____________。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____。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若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