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3)图二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 ______
            • 2. 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______
              (2)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 ______ .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乳汁将 ______ (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 ______ (能、不能)确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
              (4)酶是 ______ 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______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______ ,少数是 ______
              (5)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______
              (6)凝乳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是 ______
            •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请回答:
               
              步骤
              组别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 E试管 F试管
              1.加入底物 5ml - 5ml - 5ml -
              2.加入酶液 - 5滴 - 5滴 - 5滴
              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 9℃ 9℃ 65℃ 65℃
              4.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
              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检测
              注:“-”表示该步不处理.
              (1)步骤1应选择 ______ (H2O2溶液/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理由是 ______
              (2)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 ______ 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 0C.
              (3)步骤5应选用 ______ (斐林试剂/碘液/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
            • 4. 如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根据实验设计及结果.请回答问题:
              试管
              纤维素悬液(mL) 2 2 2
              纤维素酶液(mL) 1 1 1
              反应温度(℃) 30 40 50
              斐林试剂(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因变量是 ______
              (2)由实验结果(颜色反应)可知,纤维素被水解成了 ______
              (3)实验②中的颜色反应最明显,这说明 ______ ;这 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40℃是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
            • 5. 探究30℃条件下pH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pH值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淀粉酶活性mg/g•30min 200 203 250 490 450 300 250 200
              蛋白酶活性μg/g•30min 1520 1750 1500 1400 1020 980 700 50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添加缓冲液条件pH值,这是对实验的 ______ 变量的控制.若要进一步确定淀粉酶的最适pH值,简要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
              (2)消化酶的作用机理是 ______ ,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除了因为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由显色反应,还因为 ______
            • 6. 回答下列与酶相关的问题:
              (1)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过氧化氢溶液 2mL 2mL 2mL
              2 温度处理 40℃ 100℃ O℃
              3 加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2滴 2滴 2滴
              4 观察现象
              该实验设计很难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为温度在该实验中设计的是 ______ 变量,但也会成为 ______ 变量,原因是 ______
              (2)为探究淀粉酶专一性,某同学按照下表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0℃)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Ⅰ 试管Ⅱ
              1 加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 加新鲜的蔗糖溶液 2mL
              3 加新配制的斐林试剂 lmL 1mL
              4 加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mL lml
              5 40℃水浴加热 2分钟 2分钟
              6 60℃水浴加热 2分钟 2分钟
              7 观察现象
              该操作程序可能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结果,原因 ______ ,调整后的顺序为 ______ .(用序号表示)
              (3)酶起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 ______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
              (4)高温使酶失活的原因是 ______ ,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
            • 7.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
              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 ______ ,可观测的指标是 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______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______
            • 8. A、B、C三图依次表示某种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甲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______ 若增加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如图甲A图中画出反应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______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______
              (4)图C表示了 ______ 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5)如图乙曲线中能反映出该酶在80℃渐变至0℃的环境中,剩余反应物的量与温度关系的是 ______

              (6)如图丙曲线能反映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_
            • 9.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 ______ (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pH为 ______ 的条件.
              (2)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 ;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 ______
              (3)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使过氧化氢酶失活的pH范围是 ______
            • 10. 在研究过氧化氢酶催化效果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取5只试管,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待用;
              Ⅱ、取4份肝脏研磨液和1份FeCl3溶液(处理方式见下表),分别编
              号1~5;
              Ⅲ、分别从1~5号试管中取2滴溶液滴加到含有2ml过氧化氢溶液的
               试管中,观察和记录气泡产生情况(见表).
              实验分析:
              试管编号 1 2 3 4 5
              试剂种类 肝脏研磨液 肝脏研磨液 肝脏研磨液 肝脏研磨液 FeCl3溶液
              处理方式 未处理 煮沸后冷却 加入2滴NaOH 加入2滴HCl 未处理
              实验现象 大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少量气泡
              (1)该实验可以验证 ______ 会影响酶的活性,同时1、5还可以验证酶的 ______
              (2)为了实验严密性,在第Ⅱ步中应该增加对1、2、5号的处理方式是 ______ ,这种处理遵循的原则是 ______
              (3)在实验的第Ⅲ步进行时,温度属于实验变量中的 ______
              (4)若已知肝脏研磨液中酶的最适温度为35℃.某同学将肝脏研磨液分别在5℃、15℃、25℃、…95℃
              (共10组)条件下处理5分钟后再将温度调至35℃,然后分别取2滴研磨液加到2ml的过氧化氢溶液(35℃)中,测定气泡产生速率.请在坐标图中用曲线画出实验结果.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