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6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下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

              (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________的洗涤效果最佳,对_________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羊毛、蚕丝等织物_____(填 “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________________。

            • 2.

              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条件下测定的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改变图中曲线甲所处的温度和pH,在C点时要提高最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2)若不改变图中曲线甲所处的温度和pH,加入某化学物质后,曲线由甲变为丙,则该化学物质对此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哪些因素可以使图中曲线甲向左移动变成曲线乙?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4)AB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A、B两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要探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为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 3.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时,H2O2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1)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却不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因是                

              (2)图甲中c点表示pH过高,H2O2酶失活,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原因是                  

              (3)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改变为a时,e点                    (“上移”、“下移”或“不动”),原因                  

              (4)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反应温度降低时,d点可能                             。①不变②左移③右移

              (5)嫩肉粉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你认为丙图中最适宜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                       酶,原因是                      

              (6)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虽然会被胃酸分解破坏,但还是有部分人会在吃后15~60分钟左右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和胃部不适等症状。试解释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的主要目的是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5支盛有等量胰蛋白酶溶液、pH各不相同的缓冲液的试管。

              第二步:每支试管加入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

              第三步:记录各试管中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并绘制成曲线图。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1)pH=5时蛋白块消失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想要确定酶的最适pH,需要在pH为________范围内缩小梯度,重复实验。

              (3)请根据图1,在图2中绘制出pH与酶活性关系的曲线图。


                             图2


              (4)为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写出两项实验的改进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亚洲人体内普遍缺乏乳糖酶,造成饮用牛奶后出现肠胀、腹胀、腹泻等不良症状。某牛奶制品生产厂家致力开发新产品,生产低乳糖新品,欲筛选出高产乳糖酶的微生物,制备乳糖酶并固定化,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时,宜用_____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

              (2)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乳糖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根据图示信息,在____________的条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较好。

               

              (4)实验者还进行了海藻酸钠固定化乳糖酶及化学结合法固定化乳糖酶的催化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用____________法固定化酶的效果更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和使用游离酶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下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 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中一定有的化学元素有___          __,从上图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容易受到 __         的影响。

              (2)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                     

              (3)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主要优点是                      

              (4)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                      ℃时测得的。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 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5)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 7. (7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


              (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________基因组DNA作模板。

              (2)上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________和________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


              (4)据图1、2可知,80 ℃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________;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单选)。

              A.50 ℃   B.60 ℃       C.70 ℃      D.80 ℃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

              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

              (5)(多选)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________。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 8.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操作顺序

              项目

              烧杯

              1

              2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2mL

               

              注入蒸馏水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10min

              10min

              实验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⑴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⑵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⑶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如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⑴在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