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加试题】(14分)

              1.下图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回答问题:

              (1)从自然菌样中分离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方法分离,接种之前要对接种工具进行     ,避免接种工具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      。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温度控制住30~35℃。

              (3)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4)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的变化是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碱小后增大

              2、下图为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番茄植株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5)图中所选的Ti质粒中往往需含有      (A.抗虫  B.胰岛素  C.抗生素抗性  D.抗冻)基因,有利于重组质粒的筛选。A过程中常用的酶有                  。  

              (6)E过程需要借助              技术,在含有营养物质、         等成分的培养基中,番茄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             ,该类单细胞具有细胞质丰富、        (A.液泡大、细胞核大    B.液泡小、细胞核大   C.液泡小、细胞核大   D.液泡小、细胞核小)等特征。

            • 2.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图1甲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是的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若检测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_来检验。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

              (2)图1乙过程需在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如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利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

              (3)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

              (4)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酒,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 3.

              41.下面是某同学自己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7分)

              (1)发酵罐1和发酵罐2中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要保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正常进行,除了满足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外,还必须            

              (2)根据发酵罐1中微生物形态、数量可以判断哪种类型是优势菌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此种方法获得的优势菌种的数量      (大于、等于、小于)发酵罐1优势菌种活菌的数量。

              (3)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葡萄糖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制作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制作的温度是                 

              (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下图为樱桃果酒果醋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挑选优质樱桃→冲洗→压榨过滤→灭菌→接种→酒精发酵→接种→醋酸发酵

              (1)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应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进行。

              (2)制作果酒时,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检测是否有果酒产生。若樱桃果酒出现变酸现象,原因之一是发酵液中混有______________菌,发酵产生了乳酸。

              (3)若要进一步获得醋酸,接种的菌种应为__________,控制的气体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测发酵液中菌种数目,常用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接种方法,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活菌数要_________。

            • 5. (7分)下图表示利用“果胶酶-酵母菌联合固定凝胶珠”生产红葡萄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能作为固定载体的特点是   ▲   ,在联合固定果胶酶和酵母菌之前,对海藻酸钠所作的操作是   ▲  

              (2)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把果胶酶和酵母菌固定在一起生产红葡萄酒的重要意义在于   ▲  

              (3)果胶酶通常先与戊二醛交联,然后与活化的酵母菌一起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这是因为   ▲  

              (4)在初级发酵时一般温度控制在   ▲   ,在发酵过程中,尤其要随时监控和调整发酵罐中的温度和pH,使其在适宜的范围内波动,其主要目的是   ▲  

            • 6. [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我国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制作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为________℃。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________。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酶等,通过发酵使豆腐中的小分子有机营养物质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

              ①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________。

              ②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染料。

            • 7. 2016年初,中央电视台“手艺”栏目播放了《臭味香投》,介绍了腐乳的手工制作和王致和厂工业化生产流程,传播了腐乳制作知识的同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分析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该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

              (2)加盐腌制过程中,离瓶口越近的,加盐量越________。原因________。和腐乳风味关系最密切的配料是________,其中加酒的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________,而果酒变酸后表面一层菌膜是________。

            • 8. 3、(15分)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             ;其产生的      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           

              (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         生长。

              (3)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卤汤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        

            • 9. 7、(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           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2)泡菜的腌制过程:将清水和盐以       的质量比例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后备用。

              (3)亚硝酸盐的测定的原理是在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        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染料。

              (4)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         时期,        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5)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二是通过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的种类及其           

            • 10. 5、(15分)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 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                    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