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教育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下表为某中学2015年的教育活动方案(节选):

              结合材料,分析该中学开展上述三项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新春系列活动陆续登场。
              材料一  为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2016年“欢乐春节”在多国同时启动。  2015年12月19日,由罗马尼亚欧亚艺术团组织的大型舞台音乐剧《丝绸之路》,在布加勒斯特阿尔库波剧场举行;2016年1月9日,“中国春节体验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体验展”涵盖了中国春节知识趣谈、剪纸、猜灯谜、写春联等民俗艺术表演和展示;1月15日,“中国诗词新年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欢乐春节”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领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重要品牌,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提升了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广大观众带来猴年的新春祝福。
              材料二 2016年1月5自全国文化会议在北京召开。为实现“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文化系统针对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会议要求:一要推动改革创新,从文化建设实际出发,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从各地的资源禀赋出发,“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努力推出一批优秀作品;二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春节”能成为“国际性节日”?
              (2)假如你是中国春节国际化的形象大使,请你撰写两句推广词。
            • 3. 当前,我国面临着下一代文化断层、文化遗产消失、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甚微的问题。戏说红色经典、炒作员面新闻、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现象,弱化了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侵蚀着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2015年10月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修订版)教学研讨会指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语文出版社对义务教育教材进行了修订,即将出炉的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版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比30%,以解决传统文化进课堂“有本可依”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
            • 4. 材料一  唐卡是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是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热贡艺术、宗喀艺术、藏娘艺术等代表性作品。尤令世界瞩目的是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艺术,在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不仅继承了藏族传统绘画流派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还大胆借鉴了汉族地区绘画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
              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暴力恐怖案件多发高发,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危害。坚决地同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保持新疆社会政治的稳定,推进新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新疆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发生的根源是有一些人想实现新疆独立,他们同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沆瀣一气,企图西化、分化中国。这种行径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也不符合新疆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注定是彻底失败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说明藏族的唐卡艺术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框题相关知识,阐述搞民族分裂注定是彻底失败结局的原因。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21日上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是不断向前的,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习近平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时期我们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
              (3)某班准备召开“砥砺前行,走好今天长征路”的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提两条建议。
            • 6.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期,随机选取了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田”进行测试。当“尥蹶子”、“貔貅”、 “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听写时错误频频。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听写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l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
              上述现象引发了对“汉字危机”、“文化危机”的担忧。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自己的微博发起了一次运动,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另外,电脑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增多,很多人都说这个节目是为了拯救汉字书写文化。
              结合材料,说明开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
            • 7. 材料一:2015年5月,江苏综艺频道举办的《江苏方言大赛》第二季正式和观众见面。《江苏方言大赛》基本操作方式是参赛者通过听读,将题目中方言的大致含义写下来。大赛只考察对方言含义的理解,并不要求参赛者们会说不同的方言,或者写下正确的汉字,因为好多方言只是口口相传,并没有文字传承。有人认为,方言听写大赛除了娱乐性外,人们更看重的是它传递的文化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说明江苏方言大赛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2)依据材料二,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8.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由古至今,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十分频繁,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此访开启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也为中英文化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访问期间,各大媒体把最醒目的版面、时段留给了中国贵宾;习近平主席赠送给英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两张彭丽媛的音乐专辑,一副1.18米长的刺绣、一个大的陶瓷盘、一个木雕和一本邮票册,并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习近平表示,中方愿派更多的留学生来英国,以扩大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习近平主席英国之行是如何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
            • 9.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材料一: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例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几乎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直接或间接地找到其思想源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及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材料二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如“撞人不逃”倾其所有医治对方的“仁义哥”“被撞不赖”反为对方找工作的“厚道翁”“洪水中救人”不顾家的“锤子哥”……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平凡人物的善行小事诠释着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树立了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的榜样。
              (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引导广人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命名的重要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是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如今我国已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
              材料二:祭祀扫墓是清明节最显著也是饱受争议的特征之一。“攀比烧钱”、天价墓地、殡葬业暴力等乱象与现代文明风尚不相符合,今年来,民间逐渐出现进献鲜花、种植纪念树、网上祭扫、集体公祭等缅怀先祖和追思革命先烈的新形式。陕西省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海内外影响巨大,已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结合材料及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清明节具有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文化纽带作用。并就如何更好的发挥清明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