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______(yì)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______(sè) 晚来风急
                  垂下头______(lú)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 2.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只有真正懂得        ,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         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支持并帮助过自己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这也是一种            。

              A.投桃报李          B.饮水思源      C.春华秋实

            • 3.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正确的汉字。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位于扬州市保障湖南pàn( ______ )体育休闲公园选址在 宋夹城内的原因主要是借助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的水系、成荫的树林和丰富的历史遗存,使市民在此健身锻炼的同时享受自然的清新和历史的积diàn( ______ );其次是可扩大北部的体育设施fù( ______ )盖范围。现在人们在外出旅游时不仅仅是观光游,更愿意通过互动性的活动进行放松,宋夹城也很好地qì( ______ )合了这一需求。
            • 4.
              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提取两个成语,并用楷体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5.
              请将“学而不思则罔”正确抄写在下面表格中。
            • 6.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 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1) 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

                                                                                          

              (2) 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

                                                                                          

              (4) 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