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节选自《隆中对》

              【材料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做生意、做买卖。②穷困:使动用法。使(他)更加穷困。③不肖:不成材,没有才干。④公子纠:齐襄公之弟,齐桓公之兄。⑤死之:为此事自杀以殉主。

                【材料三】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非敢亡,追亡者耳。”上曰:“所追者谁也?”曰:“韩信。”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数十,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节选自《汉书·韩信传》

              【注释】①上:即汉王刘邦。②国士:国家之英才。③郁郁:闷闷不乐。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三往(         )                   ②我者 (         )

              ③即亡 (         )                   ④长汉中(         )

              (2) 【材料一】中,课文《隆中对》选自《               》,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材料二】选自《史记》,其作者是               ,鲁迅先生称这部作品为:“史家之绝唱,               。” (3) 用两个逗号为【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吾 尝 三 战 三 走 鲍 叔 不 以 我 怯 知 我 有 老 母 也。

              (4) 翻译【材料三】中划线的句子。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5) 【材料二】叙述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后来,人们常用“               ”(成语),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6) 【材料一】中,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盛赞他是“               ”。【材料三】中,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时,更是力称他为“               ”。可见,徐、萧二人皆有识人之明。(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 (7) 【积累链接】这三则材料,既有朋友之谊,又有报国之志。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以                                  表现出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
            • 2.

              品读书之乐

              醉书斋记

              郑日奎(清)

              于堂左洁①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②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③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④晨起,即科头⑤。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⑥见者,悉骇愕,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⑦时映帘窥余,得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洁:收拾  ②泊如:淡泊无欲望。  ③麈:zhǔ  ④甫:才,刚。  ⑤科头:不戴帽子,光着头。⑥瞷(jiàn):窥探。  ⑦内子:妻子。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属( ) 罔( )   逾( )间( )

              (2) 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4) 文中“‘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一句,表现了作者读书时专心致志,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         
              (5) 全文通篇极力渲染一个“醉”字,请你用两个双音节词解释这个“醉”字。 (6) 作者的“醉书”故事令人忍俊不禁,其人也迂态可掬,令人喜爱。文中直接表现作者“醉书” 狂态的句子是:  ______,从侧面描写作者“醉书”忘乎所以的句子是:  _____ (7) 文中作者可谓书“痴”,在所学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中,也有一位景“痴”,请写出他眼中的雪后西湖全景的句子: _______
            • 3.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

              ⒂“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⒃“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

              ⒄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⒅“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⒆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2).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12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

              (4).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6).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7).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下线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

              (8).对选文第⑥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C.本段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D.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的内涵完全相同,均泛指所有的中国人。

              (9).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0).下面选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称曰能                      诸葛亮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终邦域之内

              C.悉咨之                          徒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尽忠益时虽仇必赏

              (1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1.以陛下平明之理(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百姓(                )

              4.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4).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 4.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乙】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

              【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

               ①淫慢则不能精(     )           ②将复及(     )  

               ③与瓦石无(     )                  ④宁读如(     )


              (2) 请为【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添加合适的标点。

                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3) 请将【甲】【乙】两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子非吾友也!


              (4) 从【甲】文看,诸葛亮希望其子诸葛瞻成长为怎样的人?请从【甲】文中选择一个二字词作答。
              (5) 这三段文字都谈到了学习,【甲】文强调了“成学”的两个关键,即“    ”与“    ”。如果以此为衡量标准,那么【乙】文管宁具备“    ”,【丙】文偏于强调“    ”。(请各用一个字回答)
              (6) 从【乙】文看,管宁割席断交的原因是什么?
              (7) 如果要在【甲】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丙】文“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中选择一句写成条幅来规劝【乙】文中的华歆,哪一句最合适?请完整地写下来。
              (8) 【积累链接】【甲】文最后一句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显示出诸葛亮的拳拳爱子之情。在学过的古诗中,也有与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请默写出来。
            • 5.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

              可楼记

              〔明〕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壁。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   

              (有删节)

              【注释】①疏:开通。②九陆:指平原。③九龙:指九龙山。④高子:作者自称。⑤穆:同"睦",和顺。⑥暄:温暖。⑦慨然:激昂的样子。⑧耦:指事物有正有反。
              (1) 写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明年 (   )       

              ②南潇湘(    )

              吾少时 (   )           

              ④今乃可楼耶     (   )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1处必须停顿之处)

              (1)前人之述备矣

              (2)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                               _____________     

              (2)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

                              ___                                  _____________     

              (4) 乙文作者年少时对山水看法和造“可楼”时对山水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___                                 _____________     

              (5) 结合《岳阳楼记》和《可楼记》,简要阐述“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___                               _____________     

            • 6.

                                                                             医 戒◇(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②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 ,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④,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⑤,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⑥。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不此医之值⑦,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选自岳麓书社《李东阳集》)

              【注释】①薾(ěr):衰弱。②瘵(zhài):病。此处指脾病。③“春木”二句:中医以五行与五脏相配,脾属土,故称“脾土”。脾的功能在于运化水湿,春季水盛,将加重脾脏负担,故说“脾土必重伤” ④“心火”二句:心属火。中医五行与五时(春、长夏、夏、秋、冬)相配,春属木。木能生火,故有心病的人,至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故说“得木而解”。⑤“是时”句:1474年,作者二十八岁,三弟李三川亡。次年,继室岳夫人(岳正之女)又卒。⑥差:同“瘥”(chài),病愈。⑦向:倘若,如果。值:遇。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病甚(        )                

              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       )

              ③予问之(      )                

              ④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       )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

              (4) 根据文章内容,用文章原句填写下表。

              医生

              诊断

              治疗方法

              疗效

              (名)医

              为痨也

              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

              老医孙景祥

                   

                   

                    

              (5) 文尾说“因录以自戒”,请说说作者“戒”的具体内涵。 (6) 文中的两个医生都依据五行做出了自己的诊断,请说说五行的具体内容。 (7) 文中的“我”有病能积极治疗,可名医扁鹊想帮帮蔡桓公治病却不能,请用一个成语说说蔡桓公有病不治的心态: ____________  
            • 7.

              阅读以下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文]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①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适:恰好。④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气象有许多变化。⑤陂(bēi)田:水边的田地。⑥傃(sù):向,向着,沿着。

              (3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1)略无处(   )                                (2)属凄异(    )

              (3)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4)故之曰“放鹤亭” (    )

              (33.)划分句子节奏,每句一处,用“/”标出。

              (1)自非亭午夜分

              (2)水及其半扉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35.)两段选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有共通之处,例如:甲文中的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而乙文中的山的特点是:“            ”;甲文中写树“荣”草“茂”,而乙文中用“       ”一句描写了类似景象。

              (36.)美丽的山峡,雄伟的山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山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8.

              洪渥传

              ◆曾巩 

              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连辄黜;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而之官,则心安焉。渥死,兄无子,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往往务摭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注释】①黜(chù):废,贬退。②孥(nú):子女。 ③掇:留取 ④摭(zhí):拾取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         )          ②(         )

              (         )          ④(         )

              (2) 曾巩是北宋散文家,因其文“古雅、平正、冲和”,成就突出,而被列为               (文学史上的合称)之一,世称“南丰先生”。  (3) 用两个逗号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

              (4) 翻译文中划“         ”的句子。 

              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5) 综观本文,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洪渥具有哪些特点?(至少答出三点)  (6) 曾巩之所以为洪渥作传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7) 【积累链接】历史长河中,无数的风流人物被载入史册,他们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或像洪渥一样因美德让人铭记,其精神都将永放光芒。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曾用“                                          ”(9个字),表达自己伟大的抱负。
            • 9.

                                                                                                                                    【甲】                 
                                                                                                                             过邬三湖上书斋

                  [唐]刘长卿

              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酒香开瓮老,湖色对门寒。

              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见君能浪迹,予亦厌微官。

                                                                                                                                     【乙】
                                                                                                                                   梅花书屋①

                  [明]张岱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②,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③”,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①选自张岱《陶庵梦忆》。②幮(chú): 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③閟:同“闭”。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余筑四尺            (2)满三百余朵

              (3)倪迂“清閟”        (4)又以“云林秘阁”

              (2) 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前 四 壁 稍 高 对 面 砌 石 台 插 太 湖 石 数 峰。

              (3) 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4) 请写出【甲】诗中的韵脚。 (5) 请解释【甲】诗中“予亦厌微官”句中“予”的含义,并在【乙】文中找出与“予”意思相同的词语。 (6) 古人重视书斋坐落的自然环境,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甲】诗、【乙】文中选择了青山、钓竿、白鸟、梅花等景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张岱是小品名家,他善于运用修辞,灵笔点化,简练中见丰富、单纯中透雅致,营构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试以“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为例,赏析这句话的表达妙处。 (8) 读《梅花书屋》,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试从房屋环境和交友两方面,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刘禹锡的陋室与张岱的梅花书屋有何相似之处。 (9) 积累链接: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倾心吟咏的对象。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赞颂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10.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5)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有亭
              临于泉上者      ②
              之者谁?    
              ③行者休
                           ④
              筹交错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叙述“醉翁”雅号由的句子是    
              ②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5)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