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常之 ______      
              行百余里 ______
              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   
              ④一食尽粟一石 ______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①不以千里也。 ②骥不其力。 
              B、①真无马邪? ②称德也。
              C、①执策临之。 ②介胄驰。  
              D、①虽有千里能。 ②故常奇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文: ______
              (2)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 ______
              (4)
              ①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 。
              ②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共同特点: ______
              甲文句子: ______
              乙文句子: ______
              (5)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理?
              (6)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2.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莲叶青青不显得妖艳.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上面不见藤蔓,也没有枝节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种在洁净的水中
            • 3.
              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译文:一个人常犯过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思虑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表达出来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文: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拒了他的进攻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译文:墨子先生起身,拜第二次,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
            • 4.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光: ______ 闻: 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乙】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用【甲】文中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 ______ ”;【甲】文用“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预期察纳雅言的效果,【乙】文则用“ ______ ”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
              (4)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
              【甲】文: ______ ,【乙】文: ______
              (5)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
            • 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之不以其道
              ②鸣之而不能其意
              行百里始奋迅
              ④褫鞍甲而不息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②然非精洁则不受
              (3)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______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______ ”“ ______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4)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 ______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 ______ 阐述,他们都希望 ______ 。
            • 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
                 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长跪而 之 ______     ②寡人 矣 ______     ③亲尝教以 ______    ④许由无天下之 累 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夫专诸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
              B.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以兵说魏昭王
              C.休祲降 时宿
              D.士必怒 无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______
              (4)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______
              (5)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 。
            • 7.

              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燕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国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泰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域,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屹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巳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齐,别大王号今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从:合纵。从通“纵”。②乌喙:一种毒植物,即乌头。③仇雠:仇敌。
              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王利其十域,而长与强秦为仇。

            • 8.
              《核舟记》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    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 ______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______ 。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佛印绝弥勒 类: ______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诎: ______
              ③一士人 善: ______
              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 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______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译文: ______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 9.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何陋之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______ ;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______ 。
              (4)甲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的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讲述理由。
            • 10.
              王罴性俭率
                王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选自《周书•王罴传》)
              【注释】①王罴(pí):北周大将。    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    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有客与罴 食: ______
              瓜皮落地 及: 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译文: ______
              (3)你怎样看待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