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
              B.《小石潭记》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曾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
              D.季羡林先生在散文《幽径悲剧》中为我们呈现了藤萝不同寻常的美,谴责令人痛心的愚氓的恶行,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3.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说》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
              B.《故乡》一文中,“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再回到故乡,“我”看到故乡的衰败和故乡人生活的贫困。离开故乡时,“我”憧憬美好的故乡。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指出有充满自信力的中国人存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赤心。
              D.《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为了惟妙惟肖地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 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 5.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泊秦淮》一诗,首句中一个“笼”字渲染了浪漫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B.“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个“又”字表达了作者被捕后的悲苦之情。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而又惆怅、失落的心境。
              D.《小石潭记》中,作者紧扣景物特点,采用多种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哀怨的心境。
            • 6.

              以下对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觉得“义”是只有圣贤才具有的,普通人是没有的。
              B.《邹忌讽齐王纳谏》结尾写道“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原因是威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使得政治修明,其他国家也不敢轻易来犯了。
              C.《饮酒》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认为隐居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忘言”并不是真正忘记说什么了,而是他认为既然已经领悟到了,就不需用言辞来表达了。
            • 7.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8.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①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 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 9.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0.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蔓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