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 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3)文章第④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
              ”.
              ②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
              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蒿素
                  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什么是青蒿素呢?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青蒿素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挥发油主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减压蒸馏分离,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油水分离-精油;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及重结晶分离,基本工艺为:干燥-破碎-浸泡、萃取(反复进行)-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
                  青蒿素的合成方法:
                  化学合成
                  半合成路线:从青蒿酸为原料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得到青蒿素,总得率约为35~50%.
                  第一步:青蒿酸在重氮甲烷/碘甲烷/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再在氯化镍存在的条件下,被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得到二氢青蒿酸甲酯;
                  第二步:二氢青蒿酸甲酯在四氢呋喃或乙醚溶液中用氢化铝锂还原成青蒿醇;
                  第三步:青蒿醇在甲醇/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溶液中被臭氧氧化后得到过氧化物,抽干后再在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得到环状烯醚;
                  第四步:环状烯醚溶解于溶剂中,在光敏剂玫瑰红/亚甲基蓝/竹红菌素等存在下进行光氧化合生成二氧四环中间体,再用酸处理得到脱羧青蒿素;第五步:脱羧青蒿素在四氧化钌氧化体系或铬酸类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得到青蒿素.
                  全合成路线:可由多种路线对青蒿素进行全合成.如Schmil等1983年报道了一条应用关键化合物烯醇醚在低温下的光氧化反应引进过氧基的全合成路线,反应以(-)-2-异薄荷醇为原料,保留原料中的六元环,环上三条侧链烷基化,形成中间体,最后环合成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许杏祥等于1986年报道了青蒿素的化学合成途径,其合成以R-(+)-2香草醛为原料,经十四步合成青蒿素.
                  生物合成
                  青蒿素等倍半萜类的生物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途径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可分为三大步:由乙酸形成FPP,合成倍半萜,再内酯化形成青蒿素.FPP→4,11-二烯倍半萜→青蒿酸→二氢青蒿酸→二氧青蒿酸过氧化物→青蒿素.在青蒿芽、青蒿毛状根和青蒿发根农杆菌等培养体系中进行的青蒿素合成技术极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根据网络文章改编)
              (1)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非挥发性成分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2)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
              (3)请说说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科学原理.
            •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吗
                                                  (方舟子)
                  最近,卫生部终于让步,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这个决定也受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长久以来已被妖魔化,人们对之本就疑虑重重,巴不得什么食品都是“纯天然”的,如果换一种食品添加剂做调查,结果估计也差不多.但是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听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的直觉,而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当然应该禁用,不用等到一年后.但是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刚磨出的面粉颜色发黄、粘性大、弹性差,用它做面点不仅不好看,还不好吃.因此传统上在供食用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面粉发黄是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氧气也促进了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但是长期储存不仅占地方,而且面粉容易发霉和滋生害虫、老鼠,并不卫生.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
                  面粉增白剂用得最多、成为众矢之的是过氧化苯甲酰.那么过氧化苯甲酰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急性毒性.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是半致死量,也就是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动物死亡的用量.半致死量越高,毒性就越低,口服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极低,对大鼠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5克,毒性比食盐还低(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动物实验未发现过氧化苯甲酰对生殖、发育会有不良影响,也没有证据能表明它是致癌物,所以国际上没有将它列为致癌物.国内有专家称长期服用过氧化苯甲酰“会造成苯慢性中毒”,并没有科学文献能支持这种说法.
                  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几乎全部(91%以上)变成了苯甲酸.苯甲酸的毒性要高一些,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1.7克.苯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水果、奶制品、肉类)中,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作为防腐剂大量地用在食品中,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碳酸饮料中含有苯甲酸200毫克/千克,喝一瓶500毫升的碳酸饮料摄入的苯甲酸的量相当于几斤使用过过氧化苯甲酰增白的面粉中苯甲酸的量.所以有专家从生成苯甲酸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是没法令人信服的.
                  还有专家从过氧化苯甲酰会破坏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甚至说:“面粉是贫困地区人摄取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而现在局面是孕妇一边吃着加有增白剂的馒头,一边还要服用叶酸.”其实面粉中这些能被氧化破坏掉的维生素的含量极低或难以被人体利用,本来就不具有营养价值.即使维生素保存最好的全麦面粉,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的含量分别只有每100克面粉含5微克、44微克、0.7毫克,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都可以忽略不计(其中面粉中叶酸的量似乎不少,但天然叶酸不稳定,在储存、烹饪过程中会损失一半以上,剩下的又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过氧化苯甲酰在国际上被普遍作为食品增白剂使用,除了用于面粉,还用于奶酪的增白等.1997年开始欧盟禁用了面粉增白剂,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建立)的最新标准仍把过氧化苯甲酰列为面粉增白剂,最高限量为75ppm.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加拿大的限量则高达150ppm.中国的国家标准反而比较保守,限量为60ppm,实际上普遍超标使用,用量大约是100ppm,但也没超过加拿大的标准.现在则干脆要禁用,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12.29.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中的“这些”指的是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等维生素.
              B.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的面粉增白剂的最高限量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
              C.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将全部变成了苯甲酸,而苯甲酸无毒,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
              D.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一定范围内不做限量.
              (2)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者主张: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仅仅看网上的调查结果,还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
              B.传统上在供食面粉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后熟”的结果是既会变白,又会促进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
              C.致死量是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这个指标越高,毒性就越低.
              D.目前国内一些专家反对使用氧化苯甲酰,科学根据并不充分.
              (3)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缺乏科学依据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述.
            • 4. 阅读下面的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光明中的温柔杀手
                                                  房渴
                  ①每每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会想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却很少察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在大城市中,耀眼的路灯、建筑照明、灯箱广告等造成的光污染已成为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有时人们借用“噪音”的叫法,把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光叫“噪光”.光污染也被称为噪光污染.
                  ②噪光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少高档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的外墙、玻璃幕墙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大城市中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强光直刺天空,使夜间如同白日,这属于人工白昼污染;现代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光污染.
                  ③光污染被称作是视力杀手.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近60%,居世界第二位.有关卫生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用眼习惯所致,而是视觉环境受到噪光污染.其中不仅包括上面所提到的白光、彩光等,甚至室内光源、墙面、镜面、瓷砖以及书写使用的书籍纸张都是视觉环境的噪光污染源.
                  ④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率为69%-80%,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率为82%-88%,特别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面高10倍左右,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光辐射适应范围.如果人长期在这种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感光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有时可达45%.
                  ⑤光污染干扰着生态.数百万年来,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光的作用下成长繁殖的,现在的照明对自然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干预.科学家发现,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35万只昆虫.长此下去,很可能会严重危及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因为昆虫是大自然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说鸟类和蝙蝠,就是以昆虫为主食的.许多植物是靠昆虫传粉授花的.如果没有了昆虫,必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
                  ⑥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以传到数千公里之外.不少动物虽然远离光源,却也受到光的作用.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有时候鸟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都有400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1)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造成的危害?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
              60%,居世界第二位.”中的加点词“近”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为什么说“光污染”是“光明中的温柔杀手”?.
            • 5. 阅读《燃料电池汽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购买或者准备购买家庭轿车来满足对舒适出行和便捷出行的需求.然而,令大家恼火的是,汽油的价格一再飙升,甚至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此外,汽车的日益增加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汽车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会导致碳烟小颗粒的排放,这些碳烟小颗粒导致的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雾霾.汽油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气体,会引发光化学烟雾、酸雨等问题.此外,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甚至会给整个地球带来灭顶之灾.
                  ②因此,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一种清洁高效的可持续能源来替代汽油.其中,燃料电池成为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在整个过程中,氢气与氧气不经过燃烧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此燃料电池的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 燃料电池的效率可以高达70%,而普通内燃机的效率一般在30%-40%.通过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除了水之外,没有其它物质产生.也就是说,燃料电池不会产生任何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因此我们可以讲,燃料电池是一种既清洁又高效的能源装置.
                  ③与汽油柴油发动机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是噪声小.与蓄电池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是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持续稳定的工作.纯电动汽车一直没有推广开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蓄电池需要长时间充电而续航里程较短.燃料电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燃料电池汽车只需要数分钟时间即可加满,而且续航里程可以达到数百公里.从技术上说,燃料电池汽车在充气速度、续航里程和车速等诸多方面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当前广泛使用的内燃机汽车.而且,燃料电池汽车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和有毒废物,非常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
                  ④当前,大众、丰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已经推出燃料汽车的试点,并准备在2015年-2016年陆续实现量产.目前,丰田的燃料电池原型车已经在北美进行了超过1年的路试,其0-60加速在10秒左右,一次注满氢燃料后可连续行驶700公里.
                  ⑤美国曾经在2008年作出预测,到2030年,如果发展势头强劲,将有80%的内燃机汽车被燃料电池汽车取代,即使发展不够如意,也将有20%的被替代.
                  ⑥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美好的画面:蓝蓝的天空下,清新的空气里,开着燃料电池车奔驰在绿色的世界里.我们的车没有尾气,所停留过的地方只有一小片湿漉漉的印记,也许,草儿或者花儿正在那里努力发芽.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燃料电池中的氢气与氧气燃烧后产生的能量大,效率可以高达70%.
              B.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当前广泛使用的内燃机汽车.
              C.到2030年,将有80%的内燃机汽车被燃料电池汽车取代.
              D.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水之外,没有其它物质产生,是一种既清洁又高效的能源装置.
              (2)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3)认真阅读第②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两小题.
              ①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加点词“之一”的作用.
              ②请分析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 6.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黑匣子在,希望就在
                                                王瑞良
                  ①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②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至此,各方的救援力量正式转向搜寻黑匣子.
                  ③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为改进设计、制造出更精良的飞机提供数据.
                  ④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到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事实上,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⑤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⑥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⑦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驾驶员输入控制系统的指令,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信系统的状况等各种资料.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⑧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这个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所用材质多为钛合金.它能排除磁场干扰,能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承受海平面以下6069米的海水压力,能够在汽油、机油、油精、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总之,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依旧安然无恙.所以,一般飞机失事后,黑匣子还是能完好无损,成为最关键的“证人”.
                  ⑨此外,黑匣子还装有超声波信标器.当它坠入水中,信标就会被激活,用37.5千赫的频率,每秒发出一次157-160.5分贝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其作用半径可达1.6千米.这种犹如心跳般规律的无线电波信号,就像黑匣子向人们“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它即使坠入6000米深的海底,人们也可以用声呐探测到它的“声音”.
                  ⑩黑匣子一般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一个是28伏特的直流电源,另一个是115伏特,400赫兹的交流电源,他们能连续30天发出信号.30天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
              ⑪由于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近两小时的信息,因而会给分析判断飞机失事的原因增加难度.以这次MH370事件为例,如果MH370从马方军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又飞行了5个多小时,那么飞机突然偏离航线那一刻发生的戏剧性事件就无法通过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还原,有些谜团依旧无法解开.  
              ⑪⑪⑪(节选自《科学24小时》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黑匣子作为空难中的关键“证人”,它能够提供哪些关键的证据?
              (2)本文⑧-⑩段介绍了黑匣子的哪几个特点?
              (3)分析“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一句的语言特点.
              (4)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黑匣子并不黑,发明黑匣子的初衷也不是为了空难调查.
              B.座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C.飞机失事30天后,黑匣子发出的信号会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
              D.现在的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近两小时的信息,将来可以采用将飞机的及时状态通过卫星传递给地面接收站的方式,使人们在飞机失事后从接收站收到的资料中推断事发地点,使搜救行动更为有效.
            • 7. 维生素B12的是非
                                              方舟子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某种功能饮料标注维生素B12含量为7.60微克,是成人日适宜摄入量的3倍.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体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产生毒副作用:有些人可能有过敏反应,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②但是根据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至今未发现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所以没有设置每日摄入量的上限.例如,在一次临床试验中,试验对象每天口服1000微克维生素B12,长达5年,也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国内文献偶尔有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报道,但那是注射,不是口服,很可能是由于制剂里的杂质导致的.不太可能有人会对口服一种必需营养素过敏,否则是难以生存的.
                  ③因此不用担心维生素B12会摄入过多,该担心的是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维生素B12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红细胞形成、神经功能和DNA合成所必需的.如果缺乏维生素B12,人会感到虚弱、疲惫、没有食欲、便秘、体重减少,严重时患巨幼细胞贫血,大脑和神经系统出现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痴呆.只有动物性食物,例如肉、蛋、奶,才含有维生素B12,植物性食物里是没有的.某些植物性食物,例如螺旋藻,含有类似维生素B12的物质,但是不能被人体利用,被叫做伪维生素B12.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都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人吃下去后,在胃里由胃酸和蛋白酶将维生素B12和蛋白质分离开,然后,分离的维生素B12与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结合在一起,在回肠末端被吸收进血液里.
                  ④从维生素B12在食物中的分布及其吸收过程,可以知道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的有这么几类人.一类是素食者.他们不吃动物性食物,当然无从摄入维生素B12.所以严格的素食者必然是维生素B12缺乏症患者,素食是不健康的.不过,现在素食者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B12制剂,或通过吃添加了维生素B12的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
                  ⑤一类是老人.5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0~30%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没法把食物中的维生素B12 与蛋白质分离,也就没法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所以美国医学科学院建议,5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因为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里的维生素B12是分离的,老人即使患有萎缩性胃炎也可以吸收.这也可算是天然的东西未必比人造的东西好的一个例子.
                  ⑥年轻人也有可能患维生素B12缺乏症.例如如果患有胃、肠方面的疾病,会影响到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的吸收,也需要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有的人患有一种叫作恶性贫血的自身免疫疾病,胃壁细胞遭到破坏,不能分泌与维生素B12结合的糖蛋白,也就没法吸收维生素B12,从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和神经系统损伤.这些人即使是口服维生素制剂也没法吸收维生素B12,只能是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来补充维生素B12
                  ⑦调查表明,维生素B12缺乏症其实相当普遍,在一般人群中受影响的比例在1.5%到15%之间,许多人为何会患维生素B12缺乏症,原因不明.在这种情况下,补充维生素B12制剂,或用维生素B12强化食品,就显得很重要.以“专家”的身份妖魔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信口开河夸大维生素B12摄入过量的害处,是很不负责任的.
              (1)文章第③段中,为什么说“不用担心维生素B12会摄入过多,该担心的是维生素B12摄入不足”?请结合上下文概括回答.
              (2)文章第④~⑥段所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其作用.
              (3)结合上下文内容,回答下面括号内的问题.
                  ①“国内文献偶尔有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报道,但那是注射,不是口服,很
              是由于制剂里的杂质导致的.”(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
              也可算是天然的东西未必比人造的东西好的一个例子.”( 此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4)有人认为,既然维生素B12摄入多没有不良反应,那就是给功能饮料辟了谣,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喝功能饮料了,喝再多也没有关系.请你根据【链接】及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链接】
                  功能饮料: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饮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包括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和其它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功能饮料主要作用为抗疲劳和补充能量.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徐  航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朗读是否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能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记忆.
                  ③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________、短时记忆和________
                  ④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当“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但这仅仅是进行了初步的加工,短时记忆也只能保持以两分钟而已,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⑤短时记忆主要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象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重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⑥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不过,要实现终生不忘,还需要不断重复,及时巩固,不要等到遗忘后再去修补.
                  ⑦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方法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⑧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发现,一般人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⑨组织有效的复习也是加深记忆的重要途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个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左右.因此,保持良好的记忆需要及时的复习.另外,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要好,也就是每天三次花费10分钟复习的效果比每天花费30分钟复习一次的效果要好.
                  ⑩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关于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5期,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③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其它两种记忆的类型.
              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短时记忆和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宋代理学家朱熹主张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请结合选文相关知识,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记忆是人最重要的智能之一,所有经验要形成记忆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这三个过程.
              B.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则很少混淆,可见视觉编码比听觉编码更重要.
              C.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
              D.改善记忆力,除了朗读以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等.
            • 9.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三代同堂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着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
              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饱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 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
              (3)请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4)请写出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5)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
              B.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
              C.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
              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 10. 运动提高孩子智力
                ①普遍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这些生物因子都是“建筑能手”,能建立或巩固用来交换和处理信息的大脑网络.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
                ⑥但也有证据说明跑步过量有副作用:每天在转轮里跑几个小时的老鼠在一周后,海马区内神经生长因子的浓度又会有所下降.因此,强度过大的锻炼对智力的刺激作用也许还比不上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2008年,日本流行病学家熊谷秋三与同事研究了12名三年来每周长跑或打网球16小时以上的男性与14名很少运动的男性.对比后发现,前一组男性大脑中的BDNF浓度相对较低.
                ⑦可见,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教育者若想要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就应当保证学生足量的体育课和体锻课.
              (1)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师生和家长形成关于运动的正确认识,如:孩子们适度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肥胖,还可以提高智力.
              B.这篇文章引用了一些实验事例,虽增强了可信度,但例子过多,如③④⑤段中都用有关老鼠作实验的例子,重复多余,使文章不够简洁.
              C.这篇文章中引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如第④段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使文章阐述的内容更科学、更准确.
              D.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严密,运用词语十分讲究分寸,如“也许”“极为”即属于此.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据文章可知,在课间进行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延长保持专注的时间.
              B.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不清楚锻炼会对大脑有什么好处.
              C.体育锻炼并非越强烈越好,应该进行强度适中的运动.
              D.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平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
              (3)中考体育测试结束,学校停掉了初三的体育课,减少了体育活动课,爸爸妈妈也不主张你运动了.对此,你与同学们有不同看法.请结合这篇文章内容,阐述几条理由,为你的不同看法增强说服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