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议论文阅读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hù)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不由得发出这千秋遗憾.
                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无意中又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却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譬如,刻意去争一些不该争或意思不大的东西,争位置,争职称,争荣誉,争排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老是和这个比和那个比,结果越比越不如意;或各种欲望太强,结果力不从心,自寻烦恼.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
                比如说吧,是楚霸王,你就应常想破釜沉舟,少思霸王别姬;关老爷呢,该常想过五关斩六将,少思走麦城;曹孟德就应常想官渡大捷,少思赤壁惨败;李后主呢,要常想“凤阁龙楼连霄汉”,少思“最是仓皇辞庙日”;孟进士呢,该常想“春风得意马蹄疾”,少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东坡先生,则宜常想“千里共婵娟”,少思“高处不胜寒”;清照女士,当多想“应是绿肥红瘦”,少思“凄凄惨惨戚戚”;拿破仑元帅呢,应常想奥斯特里茨战役,少思那不幸的滑铁卢.总之,要多想“金榜题名”的高兴事,少思那“将军被擒”的倒霉事.
                不过,“少思八九,常想一二”,也要讲个辩证法,把握好一个度.“常想一二”是为了调整情绪,保持乐观,但绝不能躺在“一二”上睡大觉,自我麻醉,感觉良好,而要积极开拓“一二”的领域,挖掘新的“一二”出来.“少思八九”也不等于不思,一点不思那就成了没肝没肺的糊涂虫,而是要少思、精思加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在精思中悟出人生真谛,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列举晋人羊祜和宋人辛弃疾的事例?
              (3)针对平常人不如意时心情郁闷的情况,作者谈到哪两种排遣的方法?
              (4)文章最后一段能删掉吗?为什么?
              (5)请结合丰富的课内外积累,谈谈你理解的“常想一二”.(80字左右)
            • 2.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 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摘自《时文选粹》2010年合订本,略有改动)
              (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
              (2)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
            • 3.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旦盟查叠盛翌邀:.擅堡丝盎.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3)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⑥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
              (2)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3)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3)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5)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
              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
              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   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分别说说文中两个加点词的作用.
              (2)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请从论证的角度简要分析.
              (3)对方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什么?
            • 7.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列各题
                                            不能让流言牵着鼻子走
                                                文/林治波
                ①前不久,“中国脐橙之乡”湖北省秭归县的朋友来访,忧心忡忡地谈及脐橙的销售问题.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一个手机短信让全国的桔子卖不动,我们担心桔子的命运会在脐橙身上重演.产品品质再好也经不起流言的冲击,媒体得帮帮我们呀!”
                ②这些年来,因谣言、流言广为流传而给某个产业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屡有发生.比如,曾有媒体报道,中国啤酒厂家在生产啤酒时为了去除沉淀物而大量使用甲醛.这个说法迅速传往境外,导致大量中国啤酒被国外商家退货.尽管后来的检测证明,许多中国啤酒根本不含甲醛,即便含有甲醛,含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甚至低于天然食品中的含量,但巨大的损失已经无可挽回.另一起类似事件是关于香蕉的,先是说“催熟香蕉有毒”,后来又传出香蕉中含有“疑似SARS病毒”,一时间人们谈蕉色变,香蕉无人问津,蕉农血本无归,光是海南一个省的损失就超过5000万元.
                ③一再发生的谣言流传导致巨大损失的事件说明,在信息化时代,“三人成虎”的效应被现代传媒手段急剧放大了.一个并不准确的消息,甚至十分荒谬的谣言,借助于手机和网络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全国,传遍海内外,给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害乃至毁灭性打击,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并切实寻求对策.
                ④首先是要加强平时的监管.广大公众和消费者之所以对谣言、流言采取“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产品的确存在质量问题.如果把平时的监管抓紧抓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谣言、流言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市场.
                ⑤其次是建立应急机制.突发性事件和谣言流言往往骤然降临,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应急机制,始终紧绷应对突发性事件这根弦,力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拿出对策,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切断”谣言,把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比如,去年的香蕉风波出现后,海南省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一方面在媒体上澄清谣言,一方面安排冷库敞开大门接纳香蕉,100多万元财政资金及时补贴运输车辆,有效地减少了损失.
                ⑥此外,还要追查谣言源头.对社会危害严重的传言,必须追究源头,依法惩治,这是减少谣言流传的最好方法.连续几起谣言传播的事件并未受到追究,这显然不利于从源头上堵住或减少谣言.
                ⑦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提高政府公信力,否则即使应对及时、手段齐备,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应对“传言危机”,必须学会运用信息化策略和科学的危机处理方法,及时主动地加以处置,而不能被谣言流言牵着鼻子走.(原载《人民日报》)
              (1)请在选文中用横线划出全文的论点.
              (2)选文的第②语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选文内容,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后来又传出香蕉中含有“疑似SARS病毒”,一时间人们

              ②不能被谣言流言
            • 8. 阅读《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完成下题.
                ①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
                ②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
                ③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人吗?
                ④知识共享要有可以接受知识能力的前提.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书评的,我写出来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要靠你自己.这些评论看似有帮助,实际上却是在绑架你的判断力.看那些所谓的文艺评论,跟吃别人嚼了一遍吐在你嘴里的馍的感觉是一样的--多恶心啊.我知道吃第五个馒头饱了是什么滋味,你直接吃第五个馒头能有饱的感觉吗?即使有了也是假饱,时间长了你就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的.
                ⑤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关掉你的浏览器.有时间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不比你高明多少.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另外,(B)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按照你的兴趣去买书,别看封面腰封上那些推荐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就不负责任地加以推荐.
                ⑥珍爱你的青春,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摘自《视野》2009年第5期,作者王小峰,有删改)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④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
              (3)你同意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观点吗?请选择一处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自身体验加以简要阐述.
            • 9. 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1)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句话怎样理解?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通篇用“你”“你们”这一称呼,这样有什么表达效果?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尽管“消费”拉动“需求”是商业社会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我还是认为,消费不能等同于奢侈和铺张,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
                ②为什么要提倡节约?因为还不够富有吗,因为落后和短缺吗?这些并不是全部的理由.其实,节约不是贫穷时的捉襟见肘,也不是短缺时的窘迫与无奈.从字面讲,节约是指节制和约束,显然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节约是对物欲而言的.人们所需求的物质,从本质上说,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所以节制物欲,就是对自然的珍惜,也是对别人劳动和生命的尊重.这难道不是一种高风亮节,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操吗?
                ③“勤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过去许多殷实人家门前常见的楹联--俭,就是节约,以“勤俭”二字示人,是对家风的讽劝,也是道德的标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雅士之所以归隐南山,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享受荣华,而是他们把简朴的生活方式看作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④高尚的人们总是以简朴而更增添了人格的魅力.当年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除了别的原因,延安窑洞的简朴,解放军官兵的土布军装,也许更加增加了老百姓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这一点,大概蒋介石至死也没有弄明白.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节约和简朴也是有识之士信奉的一种生活哲学.拥有亿万资产的香港大富李嘉成,据说至今住的仍是30多年以前购置的一所旧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式西装,戴的是廉价电子手表.他说:“我觉得简单的生活更令人愉快.”
                ⑤节约是一种境界,奢侈是另一种境界.最典型的大概要算《世说新语》记载的西晋武帝时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石崇曾出任荆州刺史,生活非常奢侈.王恺是皇帝内戚.两个人都是武帝时富可敌国的豪强.石崇故意用铁如意打碎王恺价值连城的珊瑚树,再赔偿以示其富有.更有甚者他们夸富夸到以杀人为能事的地步,到了泯灭人性的程度!这些豪强当时是何等的骄横,他们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留给后人的道德形象又是何等的丑陋和恶心!
                ⑥节约是一种时代精神.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味着没落.如石崇和王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作为开国皇帝的晋武帝司马炎,早期也曾“矫以仁俭”.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他的身边出现王恺、石崇之辈也就不足为怪.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网•光明观察》,有删改.作者 马德)
              (1)这篇文章中,作者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
              (2)从文中看,“要提倡节约”的理由有哪几点?
              (3)陶渊明和李嘉诚崇尚“节俭”分别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观?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4)文章运用的两类不同事例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