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文第一段也是全文的开头一段,请分析其好在哪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 2.

              联系本文和链接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链接】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 3.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①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A】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②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③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

                ④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B】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⑤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⑥第二天白天,我到这里,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⑦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据说连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对他表示敬意,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⑧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帐,很投入。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

                ⑨普希金像的正面,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

                ⑩我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0). 通读全文,请找出与文章题目相呼应的两个句子。 

              (11).作者多次拜访普希金铜像,是出于对他的诗歌有特殊感情。划线【A】和【B】就是作者对普希金诗歌的评价,请选择其中一句,从语言角度做简要分析。 

              (12). 文章第②、⑧小节在整个文章中有何作用?   

              (13). 作者在第④小节中提到在莫斯科普希金故居的见闻,有什么作用?

              (14). 文章结尾处“我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根据你的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请说说为什么作者“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 4.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片断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                                                                                                                        

              片断三: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4)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 5.

                                                钓鱼 

                                                北岛
                 ①第一次钓鱼时我十一二岁。头天下了课,我忙活了一下午。钓鱼工具是自制的:把妈妈晾衣服的竹棍当钓鱼竿,缝衣针被弯成鱼钩,一小截铅笔做浮漂。趁妈妈没注意,我最后往做钓饵的面团里揉进几滴香油。一夜难眠,早起,我扛上钓鱼竿,向德胜门护城河进发。

              ②从我家住的三不老胡同,沿德内大街到德胜门,大约3公里,按一个10岁出头的孩子的平均速度,要走一个来钟头。德内大街很窄,只够两辆汽车对开错车。14路公共汽车经过这里,终点就是德胜门。那老式公共汽车在这条街上显得有点儿蛮横,震得门窗玻璃哗哗响,喷吐出的一股股黑烟,瞬间被没有遮拦的蓝天吸附。

              ③那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平板三轮车。黎明时分醒来,我能听见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如果说那年头有什么能代表北京的节奏,就是这马蹄声。

              ④让我们还是回到那个钓鱼的早上。到了目的地,我已微微出汗。护城河正值枯水期,水面不过十来米宽,呈黄绿色,浑浊腥臭。我在残败的石桥下坐定,甩出鱼钩。

              ⑤其实对多数爱好者来说,钓鱼是一种形而上的体育运动:体力消耗量基本等于零,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冥想,最终目的是修身养性。

              ⑥我在桥下开始坐立不安,担心鱼多饵少,争抢的局面难以应付。这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连一次咬钩的机会都没有。在鱼线附近,鱼群大摇大摆地游动,吐出一串串泡沫,涟漪交叠,如有形的回声碰撞在一起。我开始心疼我家的香油。

              ⑦毒日当空,浮漂在其倒影中团团转,晃得人睁不开眼。腥臭的水蒸气升腾着,向四周弥漫。我浑身燥热,嗓子冒烟。忽然间,一条小鱼向岸边漂来,离我如此之近,几乎唾手可得。我急中生智,随手找到一块硬纸板去抄它。它意识到危险,摆摆尾巴向水流中心游去。坐失良机,我懊丧极了。

              ⑧而这条鱼又奇迹般漂了回来。它随波逐流,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带向岸边。看来大概是病了,或昏睡不醒,只有等纸板接近时它才懒洋洋游走。我从懊丧到愤怒,随而转向冷静。待它再次出现,我计算好提前量,选取角度,终于从后面一下把它抄起来。我的心咯噔下沉,发出胜利者的呼喊。

              ⑨那条小鱼约莫三寸长,黑黝黝滑腻腻,在纸板上留下的水痕扩散开来。它好像躺在床上,不挣扎不蹦跶,两腮翕动。那凯旋的喜悦骤减,让我惊奇的是我对猎物的冷漠。它似乎也在观察我,那鱼眼中也有一种冷漠,似乎是对渔夫生杀大权的冷漠。时间在对视中溜走,它死了。

              ⑩我忘了带饮用水和干粮,这时才感到饥肠辘辘,口干舌燥。日影西斜,我收拾渔具。出于好奇,我掀翻坐过的石头,下面竟有十几条盘缠在一起的褐色蚂蟥,在阳光下游散。我吓得一身冷汗,狼狈逃窜。

              (11)回家路上,我把鱼挂在钩上,扛着钓鱼竿,昂首挺胸穿过大街小巷,自以为成了全世界注视的目标。我的影子投在墙上,那钓鱼竿比我高两倍,挂在细线顶端的小鱼在摇晃。炊烟与晚霞一起如旗帜飘扬,向我致意。

              (12)到了家,妈妈惊叫道:“儿子你真有出息,居然钓到这么条大鱼。”那正是饥荒时期。她下厨房忙碌,我享受胜利者的慵懒,靠在桌边几乎睡着了。直到妈妈端来大盘子,我看见中间那条小鱼只有铅笔头般大小,金黄脆亮。我先是一愣,随后一口把它吞吃了。

                                                        ——2016年第14期《读者》
            • 6.

              幸福着的苏东坡 ◆刘诚龙

                 ①今晚月光很好,伫立窗前,仰望天上月似一团银,如鸟一声叫,手机滴答响:哥们,玩微信吧,我们一起去看晚会。呵呵,我不会刷屏高科技进入现代晚会,我只会翻页旧心情,去搜索远古的晚月。

                 ②我搜索到了公元1083年10月12月夜,这是苏东坡的夜晚。这夜,也是天上月似一团银,老苏没给我发微信,他给我发来微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我____A____苏东坡的幸福,这老头怎么能这样过得爽心快意呢?他没有手机玩,他没有电视看,他没有游戏耍,他怎么能够,他怎么能够过得那么惬意舒心?

                 ④苏东坡没有快乐的理由。元丰六年这个夜晚,是他外放黄州的第四年,这个夜晚没甚特别啊,只是近乎十五,尚非一轮满月。黄州黄州,到底是花黄之州,还是心黄之州?自京都外放,前途黄了,心情不黄么?四年了,这么久了,依然还在黄州。人生苦短,前途更苦短,机关里过活,年龄是个宝,谁能拖得起?你一停四年,会有多少帆板宦海里争渡。

                 ⑤我____B____的是苏东坡的那份旷达。玄都观里桃千树,新科进士,都摇头摆尾,在玄都观里看桃花盛开呢,他却扛起一把锄头,往开满菜花的东坡,去挖土种丝瓜,种黄瓜,种茄子辣椒。看桃花开,看杏花开,看菜花开,看野花开,这般闲,也是闲得起来的?东坡先生闲得很落心。“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黄州惠州儋州,都是春睡美。没心没肺,亏他真睡得着

                 ⑥这夜晚,东坡先生也乱了些心了。他睡不着了。是想起一句什么诗?急于要与人共赏?是想起了一则什么典故,急于要与人去笑一个?是想起来汴京城里某一段往事,急于要与人说一说?是如一阵太阳雨,阳光心底忽然淅淅沥沥有了心事,急于要与人去吐一吐?深夜里,可以相打扰的人在哪?出席东坡先生这个夜晚的,是月,是水中藻,是竹柏影,是跟东坡先生一样一个闲人的张怀民。

                 ⑦我最羡慕东坡先生一派天真。夜已深,月已斜,衣服已经脱了,睡在床上了,他忽地跳将起来,要去找朋友玩去。他不想想朋友睡了吗?他不想想人家不骂他神经痛吗?半夜三更,从床上爬起来,去扰乱他人的清梦,阁下心中没有顾忌?东坡先生什么也没想,什么也不用想,他披衣而起,穿着一双拖鞋,就往朋友家跑去了,深夜里跑去了。跑去并无事,只是乱扯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夜晚,无来由地,睡不着;无来由地,想找个人聊一聊。找谁?重新开机,手触屏幕,一溜一溜的名字,如一排排街边树一般过去,翻尽通讯录,谁是你的张怀民?

                 ⑧城市的夜晚,夜再深,都有人。看那街头的夜宵摊,指针指向了三更,还有人在那里吆三喝四,酒吧里夜更深,人更多,那里有你可以去会的人吗?打开电脑,登陆QQ,这有个群,那有个群,会有嘀嘀嘀嘀如雨打芭蕉,滴答到天明;更有些寂寞的人,深夜了,也跟你一样睡不着,闪啊闪啊,闪着他与她的头影,这许多QQ里,谁是你可敲门的人?点开,关闭;点开,停顿,还是关闭了对话框。

                 ⑨东坡先生是最幸福的:因为天真,他幸福;因为旷达,他幸福;更因为他有跟他一样闲人的张怀民,他是最幸福的。我们地球村里,比东坡先生那黄州小城里,人多了多少倍?白天,我们不会少人,跟你唱歌的,跟你跳舞的,跟你碰杯的,跟你打牌的,跟你发短信的,跟你玩微信的……夜晚呢,也不会比白天少人,对门的麻将哗哗通宵响;对街的歌厅笙歌彻夜……

                 ⑩可是,今夜睡不着了,谁是你可以披衣起来,跑去跟他乱扯淡的人?

            • 7.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

              ①我问儿子,今天偷看电视了吗?

              ②暑假,我们规定,你白天不许看电视。你却故zuó( )轻松地回答说:“没有哇。”我盯着你,又严肃地问:“真的没看吗?你要诚实地回答我”。你低下了头,接受完惩罚,怯怯地问我:“爸爸,你是怎么知道我偷看电视的?怎么每次我一犯错误,你就能抓住我,好象总是在我身边似的。” 

              ③其实,下班一回到家,我就悄悄摸了下电视机,机身是热的。这个秘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但是,孩子,有一点你说对了,每次你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你身边,孩子,                 

              ④一岁的时候,你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忍不住摸摸,玩玩。我们一再告诉你,爸爸喝的热水杯是不能碰的。但有一天,我故意将杯子放在你张够得着的地方,你兴奋地用手去摸那只充满了诱惑的杯子,结果,你的粉嫩的小手被杯子很不客气地烫了一下。你痛得哇哇大哭。我一边抚慰你,一边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很多杯子一样的东西,我们需要它,但是,弄不好它也会伤害我们。我不知道我说的话你有没有明白,但此后很长时间,你都不再乱碰杯子,直到你学会先用手背去试探一下温度。

              ⑤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总是伴随着错误。我牵着你的手,来到了室外。灿烂的阳光,似乎专为了欢迎你。我悄悄松开了你的手。没走几步,你就被地上一块凸起的小砖头给绊倒了。你哭了,我将你扶起来,指着那块小砖头,告诉你,走路时要避开它。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刚学会走路,只会看天,不知道看路;我也料到你一定会被它绊倒,因为你还不会绕过它。即使不是这块砖头,也总有其他砖头,将你一次次绊倒。你被绊倒了,摔痛了,你就会从此记住,路上的石头是会绊脚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多少这样的石头啊。天知道我们要摔多少跤,才会真正长大。

              ⑥你终于可以自己满世界地跑了。有一年冬天,小区里的水池刚结了冰,你就尝试着想从冰上走。那么薄的冰,哪能承担得了你的体重呢?你的脚刚刚迈上去,冰就“喀嚓”一声碎裂了,你一脚踩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吓得尖叫起来。我冲过去,一把将你拽了上来。孩子,我一直在暗自注视着你,我如道你会好奇地不知深浅地在冰上走,而只要你踩在冰上,就一定会掉进水池里。我当然可以制止你,让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我没有。我不想阻止你的探险,人一定得有一点好奇心,要有一点探险精神。孩子,                

               ⑦有一天,你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突然,你和其中一个比你小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最后,你竟然从他手上强行将玩具抢了过来。看到这一幕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迅速冲下楼,严厉呵斥了你的行为,让你将玩具还给人家,并向他道歉。  

              ⑧我的孩子,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会犯这个错误。虽然你从小就非常善良,通情达理,可是,面对比你弱小的人,面对诱惑,总有一天,说不定你也会shì( ) 强凌弱,甚至巧取豪夺。今天,你终于犯下了这个错误,所幸的是,我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你的错误。我要你记住,欺凌、掠夺别人,是严重错误的,永远也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                 

              ⑨你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认错,不断纠错的过程。我在等你犯错,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你,那样做是错误的。我无力为你指出人生中的每一个错误,但我希望,在你年少时,多犯几个错误,我们共同来面对它,纠正它,克服它,这样,当你长大成人,独立面对社会时,就会少犯几个错误,少跌几个跟头啊。

            • 8.

              (二)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1)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2)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从色彩上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传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麟这等祥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3)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挑花结本”、“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更藏玄机。如果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丽夺目,其精妙的制作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

              (4)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诗云:“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则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要是织造大型艺术云锦,耗费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造府时,也在诗中感叹“终岁勤劳匹练成”。

              (5)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8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还有一副不到一平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其花色的变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对比,无不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藏价值。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

              (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

            • 9.

              母亲节(节选)

              龙应台

              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不爱吃鱼?”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
              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为 谁

              龙应台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塞进车里,一个送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折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冲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我点点头。是的。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他不吃了。

              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é。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 10.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