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周庄水韵(节选)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①      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ƒ    ,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是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④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 2.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东汉刘向所编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B.《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C.《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毒害。
              D.高尔基的《海燕》以及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这两篇散文诗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深刻的象征义寓于丰富的形象中。
            • 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
              B.《小石潭记》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曾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
              D.季羡林先生在散文《幽径悲剧》中为我们呈现了藤萝不同寻常的美,谴责令人痛心的愚氓的恶行,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4.

              心意

              吴念真

                 ①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却又好像彼此都懂。

                 ②他不记得父亲这一生在子女受到挫折或得到荣誉的时候曾经以拥抱来鼓舞他们,至于“我爱你”这三个字,这辈子是否曾经从父亲的嘴巴里冒出来过,他更始终存疑。

                 ③有一次,他以玩笑的方式试探着问母亲:“妈,爸这辈子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这样讲,我一定觉得他发疯了!”

                 ④不过,他倒是记得大约三四岁时,父亲每天傍晚回家都会把他叫到身边,打开铝制的便当盒,用筷子戳起两颗鱼丸递给他,然后静静地看着他吃完。也许这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和父亲那么接近的时光,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父亲那时的神情——嘴角隐约的笑意和温柔的眼神。母亲说,那些年,父亲吃午餐时总会买一碗鱼丸汤,自己只喝汤,鱼丸则带回来给儿子。

                 ⑤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任何类似“父子情深”的记忆。记得他考上初中时,村长兴奋地在全村广播,说这是村子里二三十年来的第一次,说他个子虽然小,但是“胡椒要是会辣的话,再小的都辣”等等。那几天,村里人只要看到他莫不是笑脸和赞美,唯独他父亲不但像平常一样面无表情,甚至还当着他的面不以为然地跟人家说:“人家的孩子是毕业后开始赚钱,他却开始花钱!”以及“有什么好恭喜的,是不是个材料要长大以后才知道!

                 ⑥不过,发工资那天,当朋友以“儿子中状元”这个理由要他父亲请客喝酒时,他父亲却又完全没有拒绝的意思。他不知道父亲那天晚上到底喝到几点才回来,只记得隔天醒来的时候,父亲还在睡,鼾声如雷,一身酒味。

                 ⑦母亲到溪边洗衣服去了,饭桌上放了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纸盒,里头是一支崭新的“俾斯麦”牌的钢笔。他和弟弟、妹妹兴奋地看着,但没有人敢去叫醒父亲,问这支钢笔到底是要给谁,尽管他们心里其实都清楚。是他妹妹先开口,她小声地说:“会不会是要给我的?我三年级了,要开始用钢笔了……”他父亲的鼾声忽然停了,不久之后他们听见父亲的声音从通铺那边传来,有点含糊地说:“省省吧,你别做梦了。”弟弟的成绩老是不太好,所以他颇有自知之明地以哀兵的口气说:“这一定不会是给我的啦……”父亲也毫不犹豫地在里头回应说:“知道就好!”

                 ⑧是给他的,果然没错。但当他隐忍着兴奋,在弟弟妹妹羡慕的注视下小心地打开纸盒时,父亲在里头又冷冷地说:“那个不便宜哦……要是用坏了,你给我试试看!”

                 ⑨他那天的日记就是用那支新钢笔写的,他写着:“爸爸今天买了一支俾斯麦牌的钢笔给我,奖励我考上初中。这支钢笔很贵,爸爸可能要做好几天的工。他的心意和这支笔我都要永远珍惜……”

                 ⑩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却又好像彼此都懂。

              (节选自《这些人,那些事》,略有删改)

            • 5.

              骆驼

                 ①骆驼,天生就是为干旱和沙漠而生的。我在沙坡头,进山出山,接连骑了四趟骆驼。

                 ②那些静候客人的骆驼,在炽热的阳光下,一大片卧在沙上,喘着粗气,耷拉着脑袋。客人来了,牵驼人一声令下,它们就会排好队,乖乖地来到你的眼前;然后又一声令下,它们就顺从地前腿跪地,后腿弯曲,摆出一种让你舒服地坐上去的姿势;然后再一声令下,这群负重的骆驼就出发了。骆驼背上有老人,有孩子;有胖子,也有瘦子。那些骆驼,毫无怨言,只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

                 ③我洋洋自得地骑在骆驼上,同伴们拿着相机,前后左右咔嚓咔嚓。沙峰,骆驼队,斜阳,影子,沙柳,大漠风光,真是别致。我问牵驼人:“这骆驼大概有多长寿命?”“几十年吧。”“骆驼老了怎么办?”“杀掉吃了呗。”牵驼人回答得很轻松。是的,他不会考虑那么多,骆驼老了,不能干活了,那就杀掉,或者卖钱,或者自己吃。就这么简单!

                 ④王维曾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只有到了大漠,只有燃起骆驼粪,那种烟,才会袅袅直上。骆驼粪嘛,随处可见,牧民们就用它生火做饭。

                 ⑤大漠有时被称为绝境。是的,可以想象,一驼,一人,粮尽,水绝,漠远,风烈。这种时候,谁能帮助你?只有骆驼。它们会感知泉源,会辨别风向;它们不畏风沙,耐苦耐渴;它们有的是力量,有的是走下去的信心。

                 ⑥对这样的骆驼,我们简直找不出一丁点儿毛病,它几乎将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了人类。可是,它老了,却要被杀了吃掉。

                 ⑦返回途中,再一次骑骆驼,它仍然是那样的姿势,卑躬屈膝,当它前腿跪地的时候,我的心突然隐隐有点难受。

              (选自《杂文选刊))2014年第2期,作者陆春祥,有删改)

            • 6.

              心意

              吴念真

                 ①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却又好像彼此都懂。

                 ②他不记得父亲这一生在子女受到挫折或得到荣誉的时候曾经以拥抱来鼓舞他们,至于“我爱你”这三个字,这辈子是否曾经从父亲的嘴巴里冒出来过,他更始终存疑。

                 ③有一次,他以玩笑的方式试探着问母亲:“妈,爸这辈子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这样讲,我一定觉得他发疯了!”

                 ④不过,他倒是记得大约三四岁时,父亲每天傍晚回家都会把他叫到身边,打开铝制的便当盒,用筷子戳起两颗鱼丸递给他,然后静静地看着他吃完。也许这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和父亲那么接近的时光,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父亲那时的神情——嘴角隐约的笑意和温柔的眼神。母亲说,那些年,父亲吃午餐时总会买一碗鱼丸汤,自己只喝汤,鱼丸则带回来给儿子。

                 ⑤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任何类似“父子情深”的记忆。记得他考上初中时,村长兴奋地在全村广播,说这是村子里二三十年来的第一次,说他个子虽然小,但是“胡椒要是会辣的话,再小的都辣”等等。那几天,村里人只要看到他莫不是笑脸和赞美,唯独他父亲不但像平常一样面无表情,甚至还当着他的面不以为然地跟人家说:“人家的孩子是毕业后开始赚钱,他却开始花钱!”以及“有什么好恭喜的,是不是个材料要长大以后才知道!

                 ⑥不过,发工资那天,当朋友以“儿子中状元”这个理由要他父亲请客喝酒时,他父亲却又完全没有拒绝的意思。他不知道父亲那天晚上到底喝到几点才回来,只记得隔天醒来的时候,父亲还在睡,鼾声如雷,一身酒味。

                 ⑦母亲到溪边洗衣服去了,饭桌上放了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纸盒,里头是一支崭新的“俾斯麦”牌的钢笔。他和弟弟、妹妹兴奋地看着,但没有人敢去叫醒父亲,问这支钢笔到底是要给谁,尽管他们心里其实都清楚。是他妹妹先开口,她小声地说:“会不会是要给我的?我三年级了,要开始用钢笔了……”他父亲的鼾声忽然停了,不久之后他们听见父亲的声音从通铺那边传来,有点含糊地说:“省省吧,你别做梦了。”弟弟的成绩老是不太好,所以他颇有自知之明地以哀兵的口气说:“这一定不会是给我的啦……”父亲也毫不犹豫地在里头回应说:“知道就好!”

                 ⑧是给他的,果然没错。但当他隐忍着兴奋,在弟弟妹妹羡慕的注视下小心地打开纸盒时,父亲在里头又冷冷地说:“那个不便宜哦……要是用坏了,你给我试试看!”

                 ⑨他那天的日记就是用那支新钢笔写的,他写着:“爸爸今天买了一支俾斯麦牌的钢笔给我,奖励我考上初中。这支钢笔很贵,爸爸可能要做好几天的工。他的心意和这支笔我都要永远珍惜……”

                 ⑩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却又好像彼此都懂。

              (节选自《这些人,那些事》,略有删改)

            • 7.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⑥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 8.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 9.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①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②”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③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④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 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绘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感悟到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生命河流中航行。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文章,以时间为写作顺序,讲述了“我”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
              C.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D.《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全诗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