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谁

                   ①我不懂得做菜,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

                   ②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③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④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⑤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⑥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进车里,一个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⑦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⑧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⑨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⑩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⑪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⑫我点点头。是的。

                 ⑬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他不吃了。

                 ⑭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⑮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⑯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⑰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e。

                 ⑱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⑲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1) 作者多次写到“做菜”,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④—⑥段概括“我”的“能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⑥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从备选答案中选)

              (跑 塞 载 送 放 返 折 冲)    

              甲:___ 乙:___  丙:___ 丁:____

              (4) 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回书桌,正襟危坐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请谈谈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请从修辞角度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文末两段,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西湖秋意

                        赵丽宏

              ①碧云天,黄叶地……

              ②湖波的微语,落叶的沙沙声,轻轻地协奏着一支秋的小曲。苏堤像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默默地伸向水烟迷朦的湖心……

              ③又看见西湖了!今年仲春,我到过杭州,虽然匆匆而过,我还是赶来看望西湖了。那是一个阴晦的早晨,怅然在湖畔站了好久,太阳突然从迷朦的雾气中挺身而出,一下子揭开了那层朦朦的面纱,把西子湖迷人的春色活灵活现地铺展在我的眼帘里——那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绿,是使人心悦神驰的缤纷,就连湖畔垂柳的轻轻抚弄,也让你感觉到一种欢乐的震颤。这是因春的律动、因生命的律动而引起的欢乐……

                ④现在,是深秋了,而且时近黄昏。西湖呀,你会不会依然能像春天一样,给我充满生机的宁静,给我美的享受,给我欢乐?

              ⑤苏堤尽头是花港。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⑥枫叶正红。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篷篷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被燃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满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片通红。我曾经惊喜得失声叫起来。此刻,面对着西子湖畔的如火红枫,虽没有在香山时的那种惊喜,却也身心为之一振。香山红叶是一种黄栌的树叶,远看红得轰轰烈烈,近看也不免有一种枯萎的感觉。红枫就不一样了,远眺近看,都一样生机盎然。红枫,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植物之一,在秋天的西子湖畔,它们用自己鲜艳的色彩,向世界透露着生命的亮色,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⑦依然有绿。不仅是苍松翠柏,更多的是许多貌不出众的常青树木:樟、桂、黄杨、冬青……在落叶遍地的湖畔沉着地吐着绿,这是苍劲的深绿,是墨绿。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倘若,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此时的绿,应该说是庄重的,是深厚的,它使人想起人到中年以后的那种稳重和成熟……

              ⑧也有花。自然是秋的皇后——菊花。在上海,刚刚参观过万卉色艳的菊展,所以,在这里傲然卓立的名种菊并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倒是悄悄开放在湖畔树丛中的那些野菊花,花朵很小,然而一开就是雪白的一片,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在一个不为人注目的小土丘上,居然还长着一片红花草,玫瑰色的小花,悄然开放在绿茵茵的小圆叶中——这应该是春天的标志啊!

              西湖,用她的永不枯竭的心血,用她的始终不渝的柔情,哺育着湖畔众多的生命。如今,到了秋天,到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季节,西湖的儿女们却依然顽强在秋风里挥舞着手臂,为母亲唱着动人的生命之歌。

              ⑩大自然的规律毕竟是无法改变的。落叶,这秋的尾声、冬的序曲,依然在西湖畔不慌不忙地飘荡。

              ⑪是什么使我眼前豁然发亮:一片耀眼的金黄,彩霞一般垂挂在宁静的湖畔。这是我视野里最醒目最辉煌的色彩,西湖的黄昏也仿佛因它们而明朗起来、亮堂起来。看清楚了,是两棵高大的梧桐。在盛夏的烈日中,它们曾用蓊郁的树冠在湖畔铺展一片浓绿的荫凉,谁不赞叹它们的绿叶呢!此刻,每一片绿叶都泛出了金黄的色彩,然而它们还是紧紧依偎着枝干,在湖畔展现出另一番更为激动人心的景象。谁能说这是衰亡和委顿呢?

              ⑫在一座小土山上,终于看见一棵脱尽了叶片的树,一棵桃树,在夕照中伸展着枯瘦扭曲的枝干。“瞧,桃树的影子。”诗人指着桃树边上一条鹅卵石路,轻轻地告诉我。是树的影子,像一幅浓墨构出的画,又潇洒又遒劲地铺展在卵石路上,是一棵花满枝头的春天之树的影子啊!而且这影子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条黑白相间的小路上,白的是卵石,黑的也是卵石,铺路者用黑卵石勾勒出了桃树那奇特的投影。

              ⑬此举用意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只有靠自己去理会,去想像了。也许是一种梦境吧——是桃树的梦,也是人们的梦。在秋风里,在冬雪中,憧憬着发芽,憧憬着用新绿,用万紫千红去装点西湖的春天。

              ⑭西湖之秋,到处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憧憬……              (有删改)

              (1) 文章⑥-⑧段从三方面描写花港公园的秋景及特点,请结合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梳理。

              秋景

              (1)

              秋天的绿

              秋天的野菊花

              特点

              (2)

              苍劲的深绿、庄重深厚

              (3)

               

               

               

               

              (2) 文章第⑥自然段中为什么要写“香山红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 节中,作者为什么说两棵高大的梧桐“在湖畔展现出另一番更为激动人心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语境,从修辞和表达感情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西湖,用她的永不枯竭的心血,用她的始终不渝的柔情,哺育着湖畔众多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最后一节,作者发出了“西湖之秋,到处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憧憬”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一颗小白杨》完成下列问题。

              一棵小白杨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 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⑵“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 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 4.
              阅读《天津记》,回答下列小题

                                                                                                                天 津 记

              李丹崖

                 (1)若是遇见了不开心的事情,或是工作压力大了,需要找个地方散散心,我会去天津。

                 (2)天津,天的渡口吗?是在泅渡心事?

                 (3)坐高铁到天津南站,下了车,有出版社的编辑接站,因为一个年会来到天津,先前,老是路过,老是错过,这一次,终于劈面相逢。

                 (4)很多年前,还是上学的时候,在一家报社实习,主编在国庆的时候带给我一盒礼物,打开一看,正是天津大麻花,吃上一根,香酥可口。硬实的面,第一次给我这么酥脆的感觉,这感觉,让我对天津充满憧憬。

                 (5)有人说,有钱出国,没有钱,不妨游游天津。天津是一座外国建筑的博物馆,上个世纪,多国租界集聚天津,掳走了金银,只留下一幢幢建筑在天津,供人观瞻,供人想象,供人记取时光的烙印。

                 (6)霸权的泥瓦匠在天津纠结,对弈,最后,在时光的对垒里,败下阵来,只留下彼此的藏身之处。现在,我们指着他们的蜗居说,瞧,野心与蛮横曾经在这里威风恣肆过。

                 (7)夜风过境,最后还是迎来天津的黎明。

                 (8)我在和平宾馆醒来,推窗远望,一栋栋租界的小楼如侍者,侧立在天津的街道上,不远处,有马车、游人、导游词在街上飘过,是的,只能用飘过,对于建筑来说,所有的人终究都如浮云,都是过客。

                 (9)海河,在天津的中央,汪洋恣肆着自己的柔情。河上,各色桥梁弯下身去,不为汲水,实为渡人,躬身迎来送往,一派和暖,这种胸怀就是天津人的胸怀。

                 (10)天津人是乐观的。华灯初上的时候,名流茶馆里,簇拥的人群,坐下来,嗑着瓜子,悠闲地品着茶,乐呵呵地听着相声,咧开嘴笑,张开嘴吃,吃罢笑罢,起场去,夜色安宁,内心也复归静谧,街道上逛街的人却骂我们这些听相声的人傻,好吃好喝呀,不如泡个澡堂子,吃笼狗不理包子来得实在。其实,他们哪里会懂:人生也是这样,笑笑别人,也被别人笑笑。

                 (11)租借地所在区域的天津,夜太静了,过了22 点,街道上已经撂根棍子也砸不到人,以至于我们想找个茶馆喝茶也难了。我们一干人等只得找了一家没打烊的超市,买了些零食啤酒,干一罐儿。明天就要返程了,此番与天津别过,他日入梦,梦里仍有快板和相声把我笑醒……

                  (12)旅行无非是图一乐呵,人生也是一场旅行。

              (1) 文章开头说“若是遇见了不开心的事情,或是工作压力大了,需要找个地方散散心,我会去天津”,从全文来看作者这样说有哪些原因?列举出两点即可。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河上,各色桥梁弯下身去,不为汲水,实为渡人,躬身迎来送往,一派和暖,这种胸怀就是天津人的胸怀。

              (3) 从写作顺序上来看,第(4)自然段有何特点?在文中有何作用?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2)段中“泅渡”一词本意是用游泳的方式渡过江河,在这里与“心事”搭配,引发下文写天津给人带来的特有的启示,让人走出心事。

              B.第(3)段“老是路过,老是错过”,连用两个“老是”表达了作者对天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下文的“劈面相逢”做铺垫。

              C.第(7)段文字一语双关,“天津的黎明”既是实指,也是虚指。

              D.第(11)段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天津租借地夜晚的安静,表达我们在天津无法找到茶馆喝茶的失望之情。

              E.文章结尾含义深刻,表现了作者笑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 5.

              赶年集

              厉彦林

                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②我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

                ③春节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一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

                ④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居地村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⑤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

                ⑥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

                ⑦“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

                ⑧“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

                ⑨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

                ⑩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幢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

                ⑪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


              (1) 选文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 品味选文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网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

              (3) 选文第④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 选文结尾写道:“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诚然,以往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 6.

              阅读《扁担的一生》,完成下列小题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________________。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 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 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7.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里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有删改)

              (1) 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

              事件

              歪儿坐庄

              歪儿挨骂

              歪儿扔下铁罐

              歪儿回来

              感情

               

               

               

               

              (2) 文章第④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⑤段划线处是一个细节:“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能找到文章点题的句子吗?作者在文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会跳舞的小桃树

              马亚伟

              ①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无边无际地开阔辽远着,麦田涌动着绿波,绵延而去。

              ②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③我对祖母的话,深信不疑。

              ④绿色涌动的原野,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有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滑凉爽。每天傍晚,我背起竹筐,约上同伴,在风中的田野上奔跑着。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毛茸茸地招摇着。打猪草的时候,我不再追蝴蝶,逮蚂蚱。我有我的使命,我专注地打猪草。我一遍一遍翻着草。我知道,冥冥中有一棵小桃树会在某一个角落里等我,它是那样的神奇。可是,它在哪里呢?

              ⑤打了两年的猪草,依然没有祖母说的奇遇。祖母说,不能心急,慢慢等啊,只要你勤快,一定能遇上。

              ⑥等啊,盼啊,我长高了,草们也在每一个春天倔强地生长着。小桃树的诱惑始终在心里,不曾淡忘。

              ⑦那天黄昏,光线开始模糊。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我的手上早已沾满绿色的草渍。竹筐里的草被我塞得满满的,我还不肯回家。忽然,小桃树!小桃树在我眼前一晃,惊鸿一瞥,又淹没在无边的麦田里。我赶紧翻开丛丛的麦子和杂草翻找了起来,生怕她一下子逃了。翻了几下,真的找到了!

              ⑧她就那么窈窕地舞在麦田里,不慌不忙的样子。她并不知道我的苦心孤诣,就那么心平气和地舞着。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叶子笑吟吟的。这个小小的绿色仙子,她罗裙飘飘,迎风舞动。她在夕露的润泽中,颜色愈发青葱。那样的绿色,一定是仙界最生动的一抹春,那么新鲜,灵动。小桃树摇摆着柔枝,呼吸着四野里畅快的风,似乎在为她降落凡间而快乐舞蹈。

              ⑨林梢的风,开始温柔的晚唱。在朦胧的天光下,我的心像一只飘飞的风筝,高高地飞着,有着无边的喜悦和满足。我出神地看着,想象着。有一天小桃树会开花,会结果。她的花,不是庸常的桃花。她的果,不是庸常的桃子。她是喝过仙露琼浆的,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赐予我的。因为,我是一个勤奋、坚持的孩子。

              ⑩我忘记天擦黑了,直到祖母的呼唤声传来。我一扭头,看到祖母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她是一个神奇的预言家!她早就知道我会找到小桃树。

              瑡瑏回到家,祖母把小桃树栽种在小院里。祖母说,是我的勤快感动了小桃树。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

              瑏瑢很多年过去了,祖母早已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她却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乐观的祖母,在我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棵永远舞蹈的小桃树。

              瑏瑣小桃树,是一种憧憬,一种希望。年年岁岁,任凭世事起落,只要憧憬还在,便会与奇迹相遇;生活的原野,便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略有删改)

              (1) 文章以“会跳舞的小桃树”为题有什么作用?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

              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脸笑吟吟的。

              (3) 第(7)段中“我”蓦然发现小桃树在眼前,心里会想到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我”想说的话。

            • 9.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1) 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标题“一颗小白杨”的含义。

            • 10.

              彼 岸 茶 花 

              ① 三四岁时,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我便托付在外婆家,和比我大五岁的表姐一起生活。外婆家在农村,各种不知名的小野花盛开在粗糙的水泥沙石路旁。渺小朴素的野草却能开出一整株浓艳娇柔的花朵,在风中漫无目的地摇摆。

              ② 偶尔会与表姐从房子里溜出来,从不高的花株上,采下几朵花与还未成型的果子,玩过家家,这几乎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了。但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不允许出去,只能抓着小院的栏杆,看向对面的那条小河,与河岸上密密麻麻排得整整齐齐的茶树。那排可望而不可及的茶树,成了我们心中最向往的地方。

              ③有一天,我问外婆:“外婆,我们什么时候能到那边玩啊?”外婆只是笑,在阳光下烘烤着自己的皱纹:“会来的,那一天会来的,当春天山茶花开了,你们又大了一岁。对岸的茶花再这样开开谢谢十次后,你们就长大了,就可以过去了。”“不要嘛,太无聊了,我可等不起。”“不要急,孩子,急有什么用?慢慢地,慢慢地,那天会来的。”外婆表情不变,依旧眯着眼睛笑着。

              ④ 就这样,两个一高一矮的身影,还有一个略带佝偻的身影,在河岸边的石栏杆旁,听着溪水清亮的哗哗声,看着四周山峦围绕中,春天采茶女纤细的身姿穿梭在碧绿鲜嫩的茶树丛中,伴着茶花的清香;夏天茶树在阳光下略加油亮浓绿,被午后的阳光晒出一股干燥而温暖的茶香,带着蝉的喧嚣;秋天层林尽染,红叶与秋水凉彻四周的群山,唯茶树依旧碧绿,抗着秋的肃杀;冬天白雪茫茫,溪水彻骨冰凉,山峦早已与天同色,无尽寂寥苍茫,远看只有彼岸那一抹碧绿,与过早探出绽开的那一点嫣红。

                 ⑤ 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守望,待彼岸花开,执着于一个沉浸于茶树中的梦。

              ⑥ 茶花开开落落,我们也渐渐长大,离开那片小小的河滩,分散四方。曾经坚不可摧的向往,在时间的洗礼下,虽不至于腐朽,但也被压在了心底。只是偶尔看见那小河,会下意识地看向对岸,脑海中浮现两个小小的身影在河边小屋的石栏杆上,守望着对岸的花朵,是否又度过了一季轮回。

              ⑦ 后来,春假的时候,我再次回到外婆家,被嘱咐照顾邻家的小妹妹。小妹妹好高兴地拉着我,在春天繁花的河岸上跳跃、旋转,与乡间不知名却灿烂而浓艳的花朵一起欢笑,在伴着她追逐一只蝴蝶时,不知不觉便趟过了浅浅的小河。当蝴蝶在手中扑腾,洒出浅金色粉末的刹那,我抬起头,看见隔着小河,对岸灰白却带着斑驳时光痕迹的石栏杆,是那么熟悉,令人想念。是啊,我已经到了彼岸,童年时念念不忘的彼岸,看着那梦中的茶树,氤氲在春天的阳光中。

              ⑧ 会来的,一切都会来的,每份守望终会如约而来,就像那片茶花的海。静静地守望,静静地等待,只需执着与铭记,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大器晚成。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12月专刊,作者汪可昕,有删改)

              (1) 围绕“彼岸茶花”,本文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句。

              (1)外婆只是笑,在阳光下烘烤着自己的皱纹:“会来的,那一天会来的,当春天山茶花开了,你们又大了一岁。对岸的茶花再这样开开谢谢十次后,你们就长大了,就可以过去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是啊,我已经到了彼岸,童年时念念不忘的彼岸,看着那梦中的茶树,氤氲在春天的阳光中。(如何理解句中的“氤氲”?)

              (3) 第④段中为什么写茶树在四季中的情景?
              (4)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彼岸茶花”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