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月亮河,静静地流

              ①小学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月牙河,弯弯的月牙河上面,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古老的石拱桥啊,连着小学与陈老师的家。

              ②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记不清有多少跫音回荡在河畔,有多少天真的笑容灿烂于碧水,又有多少幼稚的足印停留在桥面。就这样,我们一群胸前飘扬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每个星期一早上,天边微露鱼白的时候,伫立于石桥,静静地等候,等候着那个理着平头、身着中山装、脚踏布鞋、手拎盛满一周伙食皮袋的陈老师,出现在对面的垭口,然后矫健地穿过眼前的田野,踏上桥板,伸出慈祥的手,抚过每个红领巾的头,一句“同学们辛苦了”的关爱,顷刻之间如春江暖水汩汩注入童心。

              ③陈老师当了我们三年的班主任,我们以这样纯朴原始的方式执着了三年,无论是山花烂漫的春天,还是风雨雷电的夏天,无论是(      )的秋天,还是(   )的冬天,稚嫩的身影如一道绮丽的风景,永远定格在童年美好的记忆里。三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忆及昔日爱老师、敬老师、喜迎老师的一幕一幕,无不感慨万千,温馨荡漾。

              ④始终微笑着的陈老师平易近人,镜片后睿智的目光闪烁着他治学的严谨和知识的渊博。他不仅有一个男中音歌唱家的嗓子,讲一口全校唯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清晰纯厚的声音磁石般地吸住了课堂上所有的注意力。陈老师写得一手规范漂亮的毛笔字和粉笔字,教室墙壁、学校走廊和围墙上的标语都出自他的手笔,上课时的书写板面俨然如一幅秀丽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

              ⑤陈老师除执教那个年代那个年级开设的所有课程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陈老师的谆谆教诲,犹如那条从不倦怠的月亮河,清澈纯净地注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阳光下如饥似渴的幼苗。

              ⑥陈老师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桃李,而且也从不耽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二儿一女皆考上重点大学,其中大儿子还被公派出国留学。

              ⑦不无遗憾地是,那个年代没有教师节,那个年代没有鲜花,那个年代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感恩,唯寄于纯洁无瑕的三个字——老师好!岁月催老了容颜,但催不老我的怀念。尽管那时的我,曾经有过上课时偷看连环画而被陈老师严厉地批评;尽管那时的我,曾经有过午睡期间偷偷溜到月亮河玩水被人揭发,而在全校师生面前公开检讨;尽管那时的我,曾经有过欺负同班的一位残疾女同学,而被陈老师拽到台前示众。所有这些,尽管如此,也始终难泯灭我对恩师深深地追忆。

              ⑧陈老师被调走的那天,乡亲们闻讯百般挽留,送行的队伍从校门口一直排到村口,我们为离去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而伤心,眼角挂不住的离别泪滴,一如泫泫的月亮河。                                                      

              ⑨岁月蹉跎,物是人非。陈老师已八十多岁高龄了,银发飘然,桃李满天下。当年耳熟的钟声随着校舍的搬迁而已沉寂,当年那座苍老的石拱桥早已断塌,当年那群守望的儿童也都悄近中年。然而,月亮河,还是那条月亮河,伴着童年美好的回忆,记着当年恩师谆谆的教诲,带着与生俱来的怀旧,静静地流向远方。

              【注】①跫音:qióng指脚步声;②泫泫:xuàn xuàn,水流动的样子。

                ③蹉跎  cuōtuó,时间白白地逝去。

              (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①感慨:              ;   

              ② 绮丽:                。

              (2) 根据上下文,在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两个合适的四字词。 (3) 请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陈老师的形象特点。 (4) 你是如何理解“岁月催老了容颜,但催不老我的怀念。”这句话的? (5) 本文对月亮河的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6)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并简要说说你喜欢这一句的理由。

              最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理由:                                               

            • 2.

              书的抒情

              ◆柯灵

                 ①到书,我很动感情。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________,________。

                 ②书是我的(   )。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也许我早就委身于沟壑。

                 ③书是我的(   )。它给我一把金钥匙,诱导我离开浅短的视界,愚昧的头脑,闭塞的心灵。从不吝惜对我帮助。

                 ④书是我青春期的(   ),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有了它,我就不再忧愁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使我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我真的是“不可一日无此君”。当我忙完了,累极了;当我愤怒时,苦恼时;我就想亲近它,因为这是一种绝妙的安抚。

                 ⑤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中静静地读书,是人生中最有味的享受。在“四人帮”覆亡的前夜,我曾经避开海洋般的冷漠和白眼,每天到龙华公园读书,拥有自己独立苍茫的世界这是我一个终生难忘的经历。

                 ⑥书本是太阳、空气、雨露。我不能设想,没有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1) 下面三个词语分别是从文章②③④段中心句的括号里抽出来的关键词,请根据上下文还原到恰当的位置,填序号。

              A.恩师   B.良友   C.恋人

              (2) 请仿造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再续写一句。 (3) 某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举行了系列读书活动。

              [活动一]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进行了分类编排。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____a____,思而不学则殆。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____b____。

              史学家候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1)请你将孔子和孟子的两句读书名言分别填写在a、b处。

              (2)请你为他汇编的这个名言集拟一个小标题。

              [活动二]某同学在阅读了七年级上册推荐名著之后,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回答。

              (3)《朝花夕拾》原名《____c____》,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4)有人读完《西游记》,总结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悟净),阿弥陀佛是____d___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谱此画,淮安才子____e____。”

              (5)《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真假____f____、三借____g____。

            • 3.

              喝茶

                     ◆梁实秋

              ①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 A名种,下焉者牛 B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

              ②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不能和宋瓷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敦厚的风貌。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了,泡两三回就换茶叶,多麻烦。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再不就是电视剧中也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们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如今,我们此地见到的是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近有人回大陆,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③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场。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多次到大栅栏东鸿记或西鸿记去买茶叶,在柜台面前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座,看伙计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媲美。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于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于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无不称善。茶以人为名,乃迳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有得知。 
                  ④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盅,淡淡的、涩瑟的、绿绿的。我曾屡侍先君游西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不需要攀登南高峰风篁岭,近处的平湖秋月就有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正是“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 _____。”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我曾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购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飘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⑤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潮嘉风月记》说功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犹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功夫茶。不只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于茶具相距七步为度,沸水和温度方合标准。与小盅而饮之,若饮罢迳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梦嗅两下。这茶最具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罢不能。 C功夫茶,要有工夫,细 D细品,要有设备,要人服侍,如今乱糟糟的社会里谁有那么多的功夫?红泥小火炉哪里去找?伺候茶汤的人更无论矣。

              ⑥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

                                                          (选自《雅舍小品》全集,有删减) 

              (1) 这篇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自己喝茶时的见闻和感受? (2) 结合上下文意,将下列四个字分别还原到文章中的A、B、C、D处。(只填序号)

              ①喝   ②饮   ③呷    ④啜

              (3) 请你将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补充完整,使之与前面的句子对仗工整。 (4) 文章第⑥段中说道:“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浣溪沙》中有关“酒困思茶”的两句诗。
            • 4.

              周庄水韵(节选)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①      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ƒ    ,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是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④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 5.

              忆鸭群

              陈白尘

              ①谁能说、谁又敢说鸭子不可爱呢?我要和他辩论。

              ②最为人们所诟病的,无非是鸭子不会歌唱。比如人们耻笑不善歌唱的人便称为“公鸭嗓子”。但公鸭是少数,母鸭却占鸭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大多数;人类中还允许有百分之五的不良分子,何况乎鸭?是不能以少数代表多数,即“以偏概全”也!至于母鸭,是否善于歌唱呢?这要看你是否善于欣赏了。我以为母鸭的歌唱即是它的语言,是有其朴素之美的。当它满足食欲之后,特别是又来一次酣畅的游泳之后,振翅高鸣,是它的(    )之歌;当它在吞到美味而深感幸运时,边吃边作短促的低吟,是它的(     )之歌;当它求爱不遂,低声婉转,是它的(    )之歌......总之,它的歌唱是朴质的感情表现,有啥唱啥——即说啥,而绝无“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们矫揉造作之态。

              ③画家对鸭子似乎也有偏见。其实鸭子是可以入画的,它们的确很美。且别说色彩,它们有花鸭,有白鸭,有灰鸭和黑鸭等等,即以我的部下那群最常见的所谓麻鸭子说,这些麻鸭的花纹,也是各各不同。正如每个人的面孔没有相同的一样。至于姿态,也绝不仅仅于在它们集体里游泳时才美。当它们各自嬉水时,休息时,争食时,吞青蛙时,彼此角斗时,也都是可以入画的。即以休息论吧,那真是千姿百态,都可入画:有的为爱惜羽毛,扭转其灵活的长颈,遍身剔刷;有的煽动双翼,抖动全身以振落水滴;有的伏地休息,缩作一团,如果怕感冒,还可以将口鼻插入翼下取暖;有的伫立凝望,缩其一足,也如金鸡独立一般;有的放声歌唱,以示愉快;有的故意撩拨友朋,或互相挨擦,或互相扭颈以示亲热。

              ④当然,有时发生什么争执,也会“武斗”的,但不过互相以前胸相抵,并不动手动脚,谁力弱,便退让示败而去。胜者并不穷追,更不用说什么“踏上一只脚”的动作了。这比斗鸡那样必须啄破对方鸡冠那种流血斗争,确实文明多了。

              ⑤至于吞食青蛙的姿态也很神奇:它捕获到这种美味以后,决不松口,利用其两片长喙,好像杂技团里表演顶缸者一样,绝不利用手足,只用长喙将之向上抛掷,必使青蛙的头部向下,以对准它的长嘴了,这样才有吞食的可能。否则,青蛙便可乘机一跃,逃脱厄运。但咬住青蛙头部,并不等于可以果腹了,它还要再伸直长颈,向上跃动,让蛙身逐步逐步接近其咽喉。待青蛙前足和身躯已达到喉部时,是大功垂成,鸭子便可少事喘息了。这时只见青蛙的两只后腿挂在它扁嘴两边,恍如两撇大胡子,其胜利者得意之状,是可以向同侪骄傲的了。最后,再一次伸足长颈,向上一颠,那位身躯比鸭颈还粗上二三倍的青蛙,便神奇地进入鸭子的食道而入胃部。最后,它便如凯旋的将军似的,一跩一跩,扬长而去。

              (1) 

              浏览全文,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鸭子的可爱。

              (2) 

              结合语境,请将“赞美”、“悲伤”、“欢乐”三个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的括号中。

              (3) 

              结合下文,说说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冒号的用法。

              (4) 

              请仿照第③段划线句子的句式再续写一句(文中词句除外):有的                ,或                 ,或                     

              (5) 

              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6) 

              读完此文,请你探寻并总结作者能将鸭子描绘得如此生动可爱的秘诀是什么。(至少两条)

            • 6.

              文学常识

              (1)下列作品、出处、作家、朝代、体裁连接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东汉—乐府

              B.《钱塘湖春行》—《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绝句

              C.《咏雪》—《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散文

              D.《天净沙秋思》—《全元散曲》—马致远—元—小令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D、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史铁生的《散步》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 7.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小说集,这本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有不少写孩童之事的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言生动形象,令人读来兴味盎然。
              C.《纪念白求恩》的标题交代了文章记述的主要对象——白求恩,而“纪念”二字,则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D.《植树的牧羊人》用第一人称手法写了一位牧羊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三十五年来一直心无旁骛的种树的故事。
            • 8. 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下题。
              听一听花语
              陇人
                  ①花,每一年都会按时令绽放。就算天气再恶劣,只要到了它的季节,它就会郑重其事、认认真真地绽放,来装点大地。
                  ②迎春花,应该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吧。乍暖还寒之时,金色的迎春便一簇簇地盛开,让我们盼春的眼睛为之一亮,仿佛已经看见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要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念亦油然而生。如果,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你能辛勤耕耘,或许,你真会拥有一个丰盈的金秋!
                  ③杏花,接踵而至。它是春天有代表性的花,“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切的农事也将随之展开。
                  ④和许多蔷薇科的花一样,杏花也是先花后叶,花小而繁。一开,就开得簇簇满树。尤其,杏花是粉红色的,更是艳丽非凡。也许就因为这份艳丽,你想忽略都不行,于是,宋祁用了一个千古传诵称美的“闹”字来形容,把杏花耀目的灿烂花:容,形容得妙到极致,官拜工部尚书的宋祁,还因此博得了“红杏尚书”的雅号!
                  ⑤“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何等雅致、闲适的生活啊!
                  ⑥在缤纷的花的世界里,我尤为喜欢白玉兰,喜欢她的高洁,喜欢她的端庄。
                  ⑦每年清明前后,春寒料峭,它就欣欣然绽放出乳白色的花,朵朵都昂首直立在没有绿叶的枝桠上,纯洁、温润。每次走过树下,我总会莫名地涌出一种感动。白玉兰别名“望春花”,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报告春天消息的花。我爱她含苞待放的娇羞,更爱它端庄、典雅的优美。
                  ⑧唯一的遗憾是这花开得时间很短,感觉就那么有限的几天。或许,正是为了让人明白“珍惜”的道理,她才将自己如火如荼的绽放刻意缩短,甚至只绽放美丽的一瞬,如同人生中有些美丽的邂逅。不过,就算花朵凋谢,她在人们的心里仍然留下了美的印痕,留给我们永远的回忆。
                  ⑨在花的世界里,我还喜欢黄刺玫。
                  ⑩四月中旬,那一排黄刺玫已枝繁叶茂,花骨朵一串一串的,性急的,已开始零星地绽放。不几天,它们便大张旗鼓地盛开,远远看去,一片金黄。五一假后,黄刺玫悄然退场。
                  ⑪盛开时极有气势,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这便是黄刺玫,美丽的黄刺玫,让你无法忘记的黄刺玫。正如歌中所唱“”所有的花儿你最美。
                  ⑫每一种花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都是“最美”,就看我们能不能听懂花的语言。(选自《大作文》)
              (1)本文主要写了哪几种花?作者分别喜欢它们什么?请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表。
              花名                  喜欢的原因
              最早开放,让我们盼春的眼睛为之一亮,心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念。
              杏花    
              高洁、端庄、纯洁、温润,让人感动。爱她含苞待放的娇羞,更爱她端庄、典雅的优美。让人明白“珍惜”的道理,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痕,留给我们永远的回忆。
              黄刺玫    
              (2)请根据本文第②段的描写,补全上联。
              上联:迎春最早,    
              下联;玉兰犹美,白影团团暗香来
              (3)下面这段文字写的也是玉兰花,它与本文⑥⑦⑧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其树形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玉兰花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成辐射对称,因其白如玉,香似兰,故名“玉兰”。
              (4)本文第⑩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有人说:“爱花的人是纯洁善良的人,是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诗与成都
              肖复兴
              ①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
              ②成都古今曾经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写得或联对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一个诗城.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以及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
              ③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④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
              ⑤再举一例,便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够写诗.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也许,这只是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曾经存在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他们不俗的诗作.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
              ⑥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曾经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既工稳,又俏皮.
              ⑦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⑧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诗的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诗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
              ⑨记得同为诗人的冯至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这实在是成都的福气.成都人便也格外珍惜这一福分,将杜甫当做自己的诗神,把草堂当成诗的殿堂,每年人日即正月初七这一天,都要到草堂里祭拜,已经成为了由来已久的习俗.如果没有这样长久的珍惜和敬重,如何能够形成诗的传统?诗的传统在一座城市走过了一千多年,这座城市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
              ⑩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带稚子,从甘肃同谷步行了一个多月才走到了成都,投奔到时任剑南节度使的朋友严武门下.但不多日后,杜甫坚持搬出条件优越的严府,而居于简陋的寺院之中.日后,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写下《堂成》一诗,其中“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一联,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我们情趣盎然,又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由于杜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诗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不再是诗人的专利,而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
              ⑪成都,便不仅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一座美食城,还是一座诗城.
              (有删改)
              (1)第①段中说,成都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诗与成都“格外特别”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答:    
              (2)文章③-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成都是一座诗城的”?请分点简要概括.
              答:    
              (3)文章第④段“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中的两个三国典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用典有何好处?
              答:    
              (4)第⑩段中引用了杜甫建成草堂后的若干诗句,而并未引用杜甫在草堂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若在此处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 10.

                                     

                                                      ◆邹璐 

                  ① 我是个恋家的孩子,每个礼拜都要往家里挂电话,每次都是母亲接到,听着母亲那声温柔绵长的“喂”时,心里便升起一丝慰藉……

                 ② 母亲说天气冷了,吃酒的人多了,父亲在酒坊里就更忙了。我眼前便浮现了父亲戴着军帽,穿着解放鞋在坑边忙碌的景象。那顶已经拆了边的军帽是学校军训时发的,军训之后我就一直把它放在家里的旧柜里,父亲掏出他,掸掸灰说还有用就戴上了它。每次从酒坊虚掩的门里,都可以看见父亲戴着它干活的情景……

                 ③ 酒坊里有个大水槽,用来屯热水。当烟囱里冒出烟,四周弥漫着谷子清香时,邻里们都提着水桶,随着谷香寻着我家喊:“香啊,来提热水了,你们家真是酒香四溢,很远就可以嗅到。”父亲挂着憨实的笑,母亲则忙着给邻里勺免费的热水,有时我站在一旁想,多好的人家呀!小弟带着他的小伙伴从这人群、这谷酒香中跑过,夹着脚步声和笑声。
                 ④ 朋友来家里做客总称赞这屋子里满是酒香,定是存了陈年佳酿,母亲听着会赶忙到酒坊里勺上一钵,朋友则连声称谢地端起慢品。父亲在酒坊里盛酒,母亲在厨房里炒菜,菜香、酒香一齐扑鼻而来,客人拿起筷子夹两片回锅肉,抿一小口甜酒,滋吧滋吧的声音便荡漾开来。母亲的厨艺,向来为人称道,在外玩耍的小弟也会嗅着酒菜香跑进家来,直奔厨房,张口便嚷着要吃。母亲责备小弟太馋,小弟做个鬼脸又跑回他的天地去了。
                  ⑤ 家中虽有酒有菜,但还是清贫。酒是自家酿的,菜是自家种的,好似母亲那松散的发式,天然不加雕饰。清贫中有酒香长伴,未尝不觉清贫也是一笔财富,更何况有我和小弟这两个可爱的酒家儿女,父亲和母亲也不会觉得少了什么。

              ⑥ 这便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酒香人家”。
                 ⑦ 这便是我要生活一辈子的“酒香人家”。

              (1) 通读全文,请选用文中的短语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文题。 (2) 文中第 ② 段插叙军帽的来历有何作用? (3) 静心阅读第 ③ 段,说说文中加下划线的“好”具体指代哪些内容,并说说这些内容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美好品格? (4)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妙处。 (5) 积累链接: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请写出一句含“酒”的诗句,并标明作者与诗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