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长途跋涉的肉羹

              ⑴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⑵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最好吃的肉羹。”
              ⑶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4)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摊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5)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头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
              (6)当时的交通不便,从凤山到旗山的道路颠踬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这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7)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
              (8) 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添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添了半碗。
              (9)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10)爸爸开心的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
              (11)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确实真好吃!”
              (12)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
              (13)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 我感觉温磬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14)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15)  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这使我真实的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16)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
              (17)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18)  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19) 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
                 (20) 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宝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 2.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3.

               ①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决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4.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 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3)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 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4)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5)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6)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tuí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5.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丁立梅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 6.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yōuyáng;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⑤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⑥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 7.

              ①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②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③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④我见过马达刻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它还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这才得到部分的满足。

              ⑤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的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⑥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⑦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①。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的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像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却使我兴奋鼓舞。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⑧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歌民谣的材料。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⑨现在我还记得的,他这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的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他这伟大创作的此一部分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 “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

              ⑩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⑾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⑿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

              ⒀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diānpèi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⒁一个生龙活虎,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 8.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①一清早,掀开窗帘看看,窗上已撒满了水珠;啊,好极了,又是个下雨天。雨连下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屋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著湿气,我也不抱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
                  ②那时在浙江永嘉老家,我才六岁,睡在母亲暖和的手臂弯里。天亮了,听到瓦背上哗哗的雨声,我就放了心。因为下雨天长工们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会儿。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著要她讲故事。母亲闭著眼睛,给我讲雨天的故事:有个瞎子,雨天没有伞,一个过路人见他可怜,就打著伞送他回家。瞎子到了家,却说那把伞是他的。他说他的伞有两根伞骨是用麻线绑住,伞柄有一个窟洼。说得一点也不错。原来他一面走一面用手摸过了。伞主笑了笑,就把伞让给他了。
                  ③我说这瞎子好坏啊!母亲说,不是坏,是因为他太穷了。伞主想他实在应当有把伞,才把伞给他的。在熹微的晨光中,我望着母亲的脸,她的额角方方正正,眉毛细细长长,眼睛眯成一条线。我的启蒙老师说菩萨慈眉善目,母亲的长相一定就跟菩萨一样。
                  ④雨下得越来越大。母亲一起床,我也跟着起来,顾不得吃早饭,就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院子里玩。我把阿荣伯给我雕的小木船漂在水沟里,中间坐着母亲给我缝的大红“布姑娘”。绣球花瓣绕著小木船打转,一起向前流。
                  ⑤天下雨,长工们不下田,都蹲在大谷仓后面推牌九。我把小花猫抱在怀里,自己再坐在阿荣伯怀里,等着阿荣伯把一粒粒又香又脆的炒胡豆剥了壳送到我嘴里。胡豆吃够了再吃芝麻糖,嘴巴干了吃柑子。大把的铜子儿一会儿推到东边,一会儿推到西边。谁赢谁输都一样有趣,我只要雨下得大就好。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穿钉鞋走田埂路不方便。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小春肚子痛,睡觉了。”老师不会撑著伞来找我。母亲只要我不缠她就好。
                  ⑥五月黄梅天,到处粘糊糊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著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院子里各种花木,经雨一淋,新绿的枝子顽皮地张开翅膀,托著娇艳的花朵,父亲用旱烟袋点着它们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犀花散布著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下雨天谢得快,我得赶紧爬上去采,采了满篮子送左右邻居。玉兰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
                  ⑦唱鼓儿词的总在下雨天从我家后门摸索进来,坐在厨房的条凳上,唱一段《秦雪梅吊孝》,《郑元和学丐》.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听。晚上就在大厅里唱,请左部右舍都来听。宽敞的大厅正中央燃起了亮晃晃的煤气灯,发出嘶嘶的声音。煤气灯一亮,我就有做喜事的感觉,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雨哗哗地越下越大,瞎子先生的鼓咚咚咚地也敲得越起劲。唱孟丽君,唱秦雪梅,母亲和五叔婆听了眼圈儿都哭得红红的,我就只顾吃炒米糕、花生糖。父亲却悄悄地溜进书房作他的“唐诗”去了。
                  ⑧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那时没有气象报告,预测天气好坏全靠有经验的长工和母亲抬头看天色。云脚长了毛,向西北飞奔,就知道台风要来了。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几天不晒就要发霉,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麴(qū).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麴一粒粒拣出来,不然就会越来越多。这工作真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麴会越来越多,我就可以不用读书了。
                  ⑨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纷纷落在伞背上,我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
                  ⑩有一次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我驻足凝望著碧蓝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却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人向我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
                  ⑪我也笑指湖上说:“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
                  ⑫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却仍能依稀听见,在雨中……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07期)
              (1)阅读全文,文章记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举一例简要分析有关母亲特质的一个方面。
              (3)第⑨段中说“下雨天,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纷纷落在伞背上,我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结合前后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凄凉寂寞之感? 
              (4)文章题为《下雨天,真好》,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的用意。
              ( 5)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______ 一块雪, ______ 地面,用一枝短棒 ______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______ 些秕谷,棒上 ______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______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______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I撒;J投;K系;L捆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捕鸟的条件: ______
              捕鸟的结果 : ______
              (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与爱因斯坦比肩的世纪伟人--鲍林
                  张科生
                  莱纳斯•卡尔•鲍林是公认的杰出科学家。著名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把他列为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之一,与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齐名。20世纪只有他与爱因斯坦比肩。
                  鲍林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逆境中度过的。他9岁丧父,身为家庭主妇的母亲无力抚养三个子女,家庭经济情况顿时陷入拮据。鲍林从13岁起就开始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他干过许多工作,如在保龄球馆摆放木瓶,分送报纸、邮件和牛奶,在肉店帮助卖肉,在电影院帮助放电影,等等。
                  鲍林从小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遇事总爱刨根问底。大约在13岁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同学给他做“化学实验”,将硫酸滴入食糖与氯酸钾的混合物中。结果,火焰一下子窜出来,瓷碗中只留下水和一堆黑色的炭。鲍林对这种一些物质变成另外一些物质的现象深感惊讶。从这天起,他立志成为化学家。
                  鲍林于1925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到欧洲,跟随索末菲、玻恩等物理大师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并与当时物理学界顶尖人物玻尔、薛定锷等人有过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两年后回到美国,鲍林应用量子力学,从事化学键本质的研究,创立了化学键理论,应用这一理论,在其后二十多年里,鲍林与他的学生合作,一共确定了不下225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1950年前后,鲍林攻克了蛋白质结构的重大课题。
                  鲍林参与了研究DNA结构这一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竞争,虽然未能正确破解DNA的分子结构,但是,他为正确地破译奠定了基础。沃森与克里克之所以能成功破译DNA分子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应用了鲍林的理论和方法。李远哲先生曾说过,他最佩服鲍林说过的一句话:“当年轻人发现老一辈做错的事情时,科学才会进步,社会才会进步。”由于对现代化学贡献巨大,1954年鲍林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① 无论在科学问题上还是在社会问题上,鲍林均受到爱因斯坦的深刻影响。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他生命结束的40年间,他一直深切关怀人类的命运。除了科学以外,占据爱因斯坦头脑的最重要的事情,一直是如何消除战争,争取世界和平。鲍林和爱因斯坦是忘年之交,他们在反对核试验和争取世界和平方面一拍即合。爱因斯坦去世以后,鲍林一直高举反对核试验和核武器的大旗。
                  1957年,鲍林发起了一项签名运动,征集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在禁止核武器试验请愿书上签名。短短几个月时间,其征集到49个国家11021位知名学者和科学家的签名。他们中间有37人是诺贝尔奖获奖者,包括李政道和杨振宁,35人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216人是苏联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家总计有2705人。l958年1月,鲍林将请愿书呈交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先生。
                  因为这次签名运动,鲍林后来遭到美国国会的调查。面对被起诉和被拘捕的危险,鲍林一直坚持反对核试验。这之后,他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整理成书,这就是《再不要战争》.1963年,美英苏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紧随其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鲍林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从60岁直到高龄,鲍林仍继续活跃于科研第一线。② 许多科学家在这个年龄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再无建树,但鲍林似乎不想这样退出历史舞台。许多诺贝尔奖得主曾因获奖而红极一时、此后便默默无闻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直到90岁高龄,鲍林仍继续在物理、化学等方面发表论文。晚年的鲍林(近90岁时)与德国科学家拉思合作,于l989年创立关于人类冠心病病因的统一理论。破解了人类冠心病之谜。鲍林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洞察力,在近90岁高龄,有根有据地提出冠心病统一理论,为人类从根本上战胜冠心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1年,鲍林与拉思其同申报了与上述理论相关的四项发明专利。1994年美国专利局公布了这四项发明。以如此高龄(91岁)仍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科学成就,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删改)【注】莱纳斯•卡尔•鲍林(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
              (1)作为世纪伟人,鲍林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2)简要回答文中画线句子①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①无论在科学问题上还是在社会问题上,鲍林均受到爱因斯坦的深刻影响。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②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②许多科学家在这个年龄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再无建树,但鲍林似乎不想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4)作者在文中简介了鲍林的早年经历,给了你怎样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