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1)请运用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知识谈谈对“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解。(10分)

              (2)材料体现我国现阶段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7分)

               

            • 2.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日至14日举行,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稳定物价上来。

              材料二:国务院2011年6月2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董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说明材料一所述措施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积极意义。(4分)

              (2)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6分)

               

            • 3.

              随着我国GDP总量的不断增长,公共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图6曲线中由A点向B点移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能是

               

              ①关注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重视消费,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③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④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约2 500年前,在《嵌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痰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单的语辞阐明“社会保障”一词含义的一段陈述了。它涵盖了养老、失业、孤苦无依者救助、医疗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并且精确地指出了这一制度的核心精神——“天下为公”。

              材料二:中国的社保十年

              时间

                  目标

                  具体措施

               

               

               

              2002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伤保险条例》颁布;2004年修改的宪法第一次明确将社会保障制度载入条文。同时,中国政府第一次针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发布了白皮书。

               

               

               

               

               

              2006

               

               

              到2012年前要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

              覆盖全国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

               

               

              2007年开始,新社保体系几大核心申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建设阶段;200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启动,实现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合龙;2010年《社会保险法》出台;2011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于7月1日启动,计划到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1)阅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孔子“社会保障”思想和党与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异同。(12分)

               

            • 5.

              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6.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加大对农业投资→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亩产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增加

              ②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谷物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供给增加

              ③降低人民币汇率→进口粮食成本降低→增加粮食进口→粮食供给增加

              ④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供给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7.

              (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 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12分)

               

            • 8.

              材料四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约28万。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材料五  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1)结合材料四,请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请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材料四体现的观点?(9分)

              (3)结合材料五,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7分)

               

            •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图  2008-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值及增长率

              注:2008-2012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速约为9%。

              表  2008-201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废气排放状况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废气排放情况(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

              烟尘排放

              2008年

              0.93

              2321.3

              901.6

              2009年

              0.90

              2214.4

              847.7

              2010年

              0.81

              2185.1

              829.1

              2011年

              0.74

              2217.9

              1278.8

              2012年

              0.71

              ——

              ——

              注: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37。

              材料二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有: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差,集中度低;立法滞后、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实甚至违规排污;部分国人不顾公共利益追求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加剧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财政支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为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

               

            • 10.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几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利率上调后,居民存款储蓄得到的实际投资收益______,该收入的分配方式属于 _______ 。(  )             

              A.不定、按生产要素分配
              B.减少、按劳动要素分配
              C.增加、按劳动要素分配
              D.增加、按生产要素分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