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受到网民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事记
              材料二:2011年11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连续两期对“天价药品”的招投标进行了报道:规格为2毫升0.3克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出厂价仅为0.6元、中标价超过11元、医院的零售价超过12元,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超过2000%;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荼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中标价为
              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6元,中间利润竟然高达6500%以上。医院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倾向于采购高价药。实际上政府制定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某些利益团体钻了空子,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废除实行几十年的“以药养医”体制。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行使权力以实现政策制定初衷与政策执行结果的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强调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号召全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
              《决定》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学依据,并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何意义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材料一: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国务院以召开座谈会、下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并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据此作出19处修改,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民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这是中国政府8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至8%以下。同时,将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市民认为,现在将国民经济预期目标降下来不合适。其理由是,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发展经济。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分析材料中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6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并决定六中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六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构建和谐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下图中四中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材料二:青蒿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
              (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图11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蒿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内陆的中部某省,是全国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不论GDP增长还是财政增收,靠的就是煤焦冶电单一化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根据最新年度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显示,该省信息产业创造总产值213.60亿,占到全社会总产值的1.51%,而全国这一比重为6.10%。转型发展已成为该省的命运、前途之所在。
              材料二: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2010年12月1日正式批复设立该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围绕“转型跨越发展”,该省省政府根据省委第九届第十一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多次向省委汇报工作,采纳省政协的有关提案,听取有关专家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转型跨越发展总体目标。这一目标作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心议题,提交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为该省“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说明该省政府在“转型”发展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释该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6年,面对经济新常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民生这一“指针”指向更清晰,行动更有力;这一年,保障房建设紧锣密鼓、扶贫攻坚捷报频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相互衔接的机制逐步形成……更多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发力,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在稳步增强。

                 材料二 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中国楼市发展方向,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在多地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

                     环保部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5%,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10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但总体看,环境治理成效离百姓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解除“心肺之患”,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速发力民生改革,关注民生的重要性。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解除“心肺之患”的目标,具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不仅催生了新技术、新经济,更深层次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信息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安全已成为日趋突出的问题。

              材料一

                 “剁手族”群体通常是混迹职场的白领一族,是淘宝网最知名的用户群体,人均年购物总额高达16.16万元,多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淘宝族群”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网购在我国发展的良好势头。不过,信息消费在深度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行业和社会问题:信息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即带宽还不够宽,速度还不够快,物流太慢。智能信息产品和服务创新力不足,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缺乏等都造成了消费者权益的流失,网络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材科二

                 当前,不少自媒体为博取眼球,提高点击率,谋取非法利益,借助食品安全话题,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误导市民。自媒体给了街头流言传播的渠道和机会,公众的媒体素养应在于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信息而不是传播小道消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媒体更应与流言较量,让人们在将信将疑时,选择向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寻找答案。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指出促使“淘宝剁手族”群体出现的可能因素,并说明如何推动信息消费的良性发展。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知识,指出公民和政府在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中的积极作用。

            • 8.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谓分享经济,即公众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以分享各自所拥有的闲置资源的方式,来帮助其他有需求的人完成消费的模式。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万亿元,分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超过5亿。资源的闲置与分配不均是分享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是分享经济得以发展的现实因素。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供给与需求统一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各类服务更加便宜、便捷。

                 材料二:西南部G市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选择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内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技术运用有一定基础的市交管局和住建局两家单位作为试点,全面启动“数据铁笼”计划。围绕可记录、可公开、可分析三大目标,数据铁笼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用数据化的方式全面记录权力运行过程。信息化系统涵盖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各类管理业务,权力运行过程被全天候、多维度监督,真正实现阳光运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数据铁笼”计划是如何规范政府权力行使的。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所处理的数据量通常在PB级以上(1PB=1024TB),一般数据库处理的数据量在TB级,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个性化数据占绝对多数,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各行各业的决策正在从“业务驱动” 转变“数据驱动”。“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能够最迅速的传导至上下游产业,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材料二:“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公民隐私也因此暴露等等。

               (1)结合材料一,概括大数据的特点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大数据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材料一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单车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使用者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软件,注册取车。“实惠便民”“低碳出行成风尚”“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等声音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以ofo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与老牌自行车制造厂商“飞鸽”牵手合作,实现互联网共享平台模式与传统制造厂商的密切合作,树立起“互联网+”时代新动能带动旧动能的典范。

                 材料二共享单车给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引起社会关注。如“乱停乱放”“故意毁坏”“加装私锁”…“将共享单车搬回家”等事件。又如押金无法正常退还、超额收费、使用者在骑车过程中受伤等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有评论认为,共享单车既是公众素质的“照妖镜”,也是公共管理素质的“显微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共享单车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促进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