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10月第六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本届“桂林山水节”通过组织旅游、文化、体育、会展、商贸等5大主题板块,借力境内外主流媒体,展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搭建桂林旅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桥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说:桂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旅游是一座桥梁,在促进人文交流的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据桂林旅游部门统计,2016年1~9月,桂林接待游客3946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消费450亿元,同比增长24%。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对促进桂林发展的重要意义。
              (2)桂林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提高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 2. 2016年10月27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简称“海丝博览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开幕。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沿线国家的商贸之路,而且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的生命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十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经贸文化交流中必然具有全球视野和时间眼光。新“海丝”构想极具逻辑性与现实性,为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生命力。
              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 3. 屠呦呦是中国“本土选手”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为寻良药,屠呦呦先整理医籍药志,并走访中医专家,从千余药方中选出640种药物(含青蒿在内),随之展开实验研究,从大量样品中筛选出抗疟活性较强的药物,但研究结果却不理想。屠呦呦重读古医书《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非传统“水煎”法,她由此大胆猜测高温提取会破坏青蒿的药效,于是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进行提取,从而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药物成分。屠呦呦虽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始终坚持工作,正是这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使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2)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就如何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 4. 2100多年前,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为沿途各国文明的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时光飞逝,古老的丝绸之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的行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习近平强调,只要中国同中亚国家一道把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坚持团结、平等、互信、互利、包容、互鉴、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实现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并通过研修和夏令营等活动加强青年学生的交流,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依托政治、地缘、经济互补等优势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为什么能够坚持文化互信、互利、包容、互鉴。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途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交流。
            • 5.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由古至今,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十分频繁,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此访开启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也为中英文化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访问期间,各大媒体把最醒目的版面、时段留给了中国贵宾;习近平主席赠送给英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两张彭丽媛的音乐专辑,一副1.18米长的刺绣、一个大的陶瓷盘、一个木雕和一本邮票册,并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习近平表示,中方愿派更多的留学生来英国,以扩大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习近平主席英国之行是如何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
              国传播去的。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时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茶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称为“茶的祖国”。世界各国,凡提及茶事者,无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材料中你能体会出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请你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提出建议,以利于中华茶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
            • 7.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郑和七下西洋,与亚非多国通商,将中国的造船航海技术推向国外;李安导演的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中国元素和3D技术相结合,把中国文化的儒雅、飘逸带给世界;在多国建立的孔子学院,通过现代中文教育等形式,使当地民众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所有这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累积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阐述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
              (2)材料中,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 8. 材料一:2014年3月20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访华之旅。在这次“夫人峰会”过程中,时尚服装文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带来了很强的经济效应。米歇尔为她穿过的服装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美国时装产业幕后有力的助推人;彭丽媛身着国产品牌的时尚外交,对中国服装业产生了惊人的拉动力,中国股市服装板块大涨。服装产业的发展收获的可谓是真金白银,但在此基础上,国民收获得更多的是民族服装文化的信心,民族的自豪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分析上述材料。
              材料二:教育议题是米歇尔此次访问中国的重要关注点。为了更好地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看法,3月22日,米歇尔在北京大学发表了此行第一场演讲。她表示,中美两国的教育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就教育的本身意义而言,教育对受教育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米歇尔关于教育意义的正确认识。
              材料三:3月25日,米歇尔在成都七中发表了她此行的第二场演讲,在演讲中她鼓励中美两国年轻人通过留学开阔眼界,让彼此的价值观发生碰撞,促进中美两国文化的交流传播。
              (3)请你说说,促进中美文化传播有哪些途径?
            • 9. 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 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1和图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 10. 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1)联系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