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化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世界越亲,越需要文化滋养》文章称,中国和世界越来越亲密了。中国如今在经济上已仰首走向了世界,世界上每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与此不对称的是,我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太小,一项针对美、英、法等9个国家的1400名观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电影在国外“能见度”很低,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中国电影数量十分有限,海外观众通过录像带和DVD观看中国电影,32%的英语观众完全没有看过中国电影,
              1
              3
              以上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无所知。许多外国人在用中国的物质产品,但却很少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这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发展,中国文化产品亟须大步走向世界。
              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滋养的过程是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道德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要在“增强认同,付诸实践,抓住重点,完善奖惩,健全制度”方面下功夫。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付诸实践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每个公民都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自然就能使道德融入世界。使世界充满道德。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是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这些人的自觉践行必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道德建设,必须把“扬善”和“抑恶”结合起来,通过鲜明的奖惩,在全社会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建立健全和社会主义道德相承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请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国外的“能见度”出谋划策。
              (2)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上述道德文化建设的做法进行分析。
              (3)近年来,国家为促进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道德模范评选。请你再列举两项。
            • 2.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屠呦呦及其团队正是植根于先人的医药智慧积淀,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但它的研发过程与中医药传统的“煎煮熬”截然不同,而是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和标准,充分发挥了中西医药各自所长,把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最终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明雄辩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实是一个宝库,应当更加努力发掘。通过对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发扬和发掘提高,研究者一定会继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屠呦呦作为中医药学者首获诺贝尔科学奖,无疑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并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同时也为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带来多方面启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2)结合“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分析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3.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致力于将亚投行打造成为亚洲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基础设施、实现成员国互利共赢;亚投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繁荣。非洲发展银行(AFDB)行长近日表示,他希望与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展开合作,以减少非洲国家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非洲发展银行行长称,他希望亚投行将其工作范围扩充至非洲国家,乃至一些拉丁美洲的国家。而在上周,世界银行行长也表达了与亚投行开展合作的意愿。非洲发展银行行长表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对于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1)从《生活与哲学》有关角度出发,分析亚投行建设的正确性。
              (2)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3)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亚投行将会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 4.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铺开的一年。当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总额、制造业产值、外汇储备均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境外投资额达到1400亿美元,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将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出入境人数将达到5亿人次。中国工厂、中国市场、中国服务、中国流动人群的消费能力,正汇成一股强大力量。
              “一带一路”不存在谁在路上、谁在带上,谁不在路上、谁不在带上的问题。全国各省区市应按照“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蓝图,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去寻找参与契合点。例如,江苏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开放程度高,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与沿线国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经贸合作往来。江苏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中要重点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打造国际产业和物流合作基地,强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跨越三大洲,覆盖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达65个之多,沿线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文化包容、携手并进,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情感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政治互信、经贸互赢。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给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对此加以评析。
              (2)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分析各地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3)如果你参加以“利益攸关,合作共羸”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论坛,请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写一篇论坛交流稿。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论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请你从认识论角度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了“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7.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随着“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愿景已经正式发布,从4月1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将使一带一路规划与愿景在国内外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将继续扩大,规划的实施也将更为顺利。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巨大,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将带来众多市场发展机会。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回答“一带一路”的具体含义。并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两条主题鲜明的合理化建议,要求字数不超过15字。
            • 8. 材料  文化是贸易交流合作的第一壁垒,文化交流对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和亚欧文化的交融问题,为经济发展打开第一道壁垒。
              (3)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文化壁垒。
            • 9. 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2)据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 10. 2013年10月2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出席了苏希洛总统夫人阿妮为与会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配偶举行的活动。阿妮在入口处迎接彭丽媛,并亲手为彭丽媛系上印尼传统服饰“纱笼”。彭丽媛同其他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领导人配偶合影并寒暄。她们共同观看了巴厘岛民俗生活展示、当地传统歌舞表演及民间传说演出。民间传说讲述的是中国商船于12世纪抵达巴厘岛,巴厘国王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材料二: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梁,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我们两国人民友谊才得以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浩瀚大海,历久弥坚,历久弥新。……青年代表着两国交往的未来和希望。我和苏西洛总统一致同意,两国将扩大并深化人文交流,今后5年,双方将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访问对方国家,中国将向印尼提供1000个奖学金名额。……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中国和印尼友好的大潮当中,两国友好交往事业一定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1)联系材料一,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和印尼文化之间的差异。
              (2)联系材料一、二,谈谈如何加强中国和印尼间的文化交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