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2016年12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就是对时代美德的汇聚和提炼,也是在全社会范围的一次正能量传播。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生活、崇尚节俭……300个全国文明家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释了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和家风文化,以他们为榜样和标杆,激励广大家庭崇德尚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我们就一定能唤醒文明建设的家庭力量,以丰厚的道义力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材料二   时代在变,情理不变。像“家和万事兴”“孝老爱亲,¨克勤克俭”这样极富哲理的“老理儿”,是我们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不可或缺的价值坐标。传统与现代一脉相承,国家与家庭同声相应,把传统家庭美德的“老理儿”发扬好,方能“理”至而“脉”顺,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有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谈谈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

            • 2.

              材料:某县近年来积极实施“文化下乡”战略,抓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深入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先进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某县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

            • 3.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所谓“乡贤”, 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尊重的人。乡贤文化,就是围绕乡贤德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乡村治理理念,比如“耕读传家”“ 经名行修”“ 勤俭持家久”等思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耕时代形成的守望相助、抱团取暖的生活习惯被打乱,精读传家的习俗难以传承下去,乡贤文化遭遇传承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传承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的善言善行像古代乡贤一样垂范乡邻。但当今时代背景下涌现的“新乡贤” 又不同于以往的乡贤,应该具有更多的时代特征。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乡贤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没有为传统文化所束缚,而是主张“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被古人所役”,同时,他主张形成一种中外文化有机交融贯通创新的文化取向,提倡“发杨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争取“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

              习近平出席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他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包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他从不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从不拒绝修正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他总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努力赶上时代潮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孙中山先生的传统文化观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谈谈孙中山先生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期,国际上出现了反对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向,像英国“脱欧”派公投的获胜,美国新任总统发表贸易保护言论等。中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和积极融入者,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浪潮必然会浸漫到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如何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规则面前,建构起国家和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赢得世界文化话语权,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谈谈你应如何理性看待当前的逆全球化动向。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3)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请你围绕“合作共赢”这一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能超过16字。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6年开始,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又一波传统文化浪潮。该节目用古典情怀塑造现代综艺,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满堂彩。有评论认为,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人们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成为了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最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心”。而那些在节目中表现出色而“走红”的人更让我们感到了人文教育厚积薄发的特征,折射出人文教育要重视“诗教”。

              近年来,戏曲、武术、书法、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文化进校园活动,极大的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中生根发芽。但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如重形式轻内容和简单复古的问题,甚至有功利化的倾向。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和传承传统文化,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2017年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实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国诗词大会》从这项浩大工程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能唤起“诗心”的原因,并说明重视“诗教”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解决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3)请从辩证法角度,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散发出的震撼人心的文化魅力、所折射出的智慧精华、所传承的项天立地的思想力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不仅赓续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而且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在2000多年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在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中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之间的关系。

              (3)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请就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