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书,改变了世界;书,丰富着人生;书,蓬勃着活力。读书,启发人类智慧;读书,塑造高尚人格;读书,滋养浩然之气……”。2014年4月19日下午,北京房山,3000余人集体朗诵序诗《书香中国》,共同迎接第19个世界读书日,同时拉开了2014年书香中国暨北京阅读季的大幕。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如何做)。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2月14日,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和观众见面,本期节目向观众推出的人物有:吴锦泉、张宝燕、秦艳友、屠呦呦、闫肃、许利平、莫振高、宫东、买买提江•乌买尔、王宽以及我们特别致敬的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自从本节目播出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因为这些平凡人物做出了能够感动中国的不平凡的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中华儿女感到心灵震撼的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感动中国》节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4. 2016年3月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科学选拔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关于“教育”的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大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2)即将升入高三,高考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你所在的班级举行“我的人生规划”主题班会,请你从“高考、大学、职业”中任选两个方面拟写一份自己的人生规划要点或发言提纲。(两条。每条8至20字)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场舞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近年来在全国蓬勃开展。在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群众良好精神风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受访者表示广场舞可以感受舞蹈的魅力,跳舞的过程会忘记生活中的琐事、放松心情;在音乐节奏下,伴随着步伐,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对于部分没有兴趣爱好的退休老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广场舞起点低,可以帮助他们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提高退休生活质量;跳舞的过程也是交友的过程,可以认识很多不同的朋友,正确看待不同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
              材料二:虽然广场舞有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部分广场舞活动配乐选择低俗化,靠奇装异服吸引眼球,噪声扰民,长期占道,公共文明意识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2015年9月6日,文化部、体育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动将广场舞工作纳入当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广场舞活动的规范管理,培育广场舞活动品牌,为广场舞活动搭建良好平台。
              (1)请你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广场舞为什么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2)结合材料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就怎样推动广场舞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6. W市着力在精准扶贫中突出科技和科技工作者的智力优势。积极争取和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81项,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技宣传服务活动,加快转变贫困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了脱贫能力;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与优良品种,提高了农业科技在贫困村生产中的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好基于IP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三屏互动”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各类科普信息、开展在线答疑等形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活动。努力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材料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长,但出生率的下降,使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力。计划生育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用工荒问题凸显,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材料二  河南省老年人口1300多万,占总人口的13.8%.近年来,我省着力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加快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建设,建成老年活动中心6.8万多个,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兴办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费开放,打造一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组织开展全省“敬老文明号”创建和宣传活动,积极引导23万注册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建设基层老年文体组织,全省近60%的村和90%的社区都有舞蹈队、秧歌队等老年文艺团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劳动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我省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
            • 8.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判断。培育全体国民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请结合某市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举措,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举               措依           据
              通过影视纪录片的方式讲述百姓环保故事。
              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并丰富发展。
              求同存异,吸收借鉴西方环保成功经验。
              开展社区环保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求真向善。
            • 9. 材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微信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信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低俗之风随之而来,甚至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对微信舆论的引导需要加强。
              “爱生活的人往往都容易被人爱”、“勇敢飞翔,是我的信仰……”。近日,这些拥有正能量的微信深受白领网友喜爱,被近万网友转发评论,该微信的创作者坦言,创作微信的初衷,就是要输出正能量。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用微博传递正能量”。
            • 10.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给老弱病残让座,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这就叫微公益。它的要义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回报社会。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微公益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
              (1)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某一哲理,分析材料中学者的观点。
              (3)请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一条宣传标语,15个字以内。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