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为某植物光合速率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的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O2和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分别来源于原料中的                        

              (2)图甲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t2→t3,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t4后短暂时间内,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将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图乙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第二天中             点(填字母)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图乙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           。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             (填“能”或“不能”)生长。

              (5)将该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 h,质量减少2 mg,再用适当光照射2 h,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6 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                mg/h。

            • 2.

              图1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图表示将甲植物放在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图1、图2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图1中a点的代谢特点是  ,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2)图2中e点与f点相比较,f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3)有氧环境条件下,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  (填细胞结构)中脱氢,生成  ,然后转移到相关细胞器中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图1中,甲植物长期处于2千勒克斯光照强度下,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 3.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温度是否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有影响”,利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6组实验。实验前,将实验装置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中,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下表是该学习小组实验时所记录的玻璃管中液面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控制的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需静置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____。

              (3)已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____的量。

              (4)对于实验数据在90℃时均为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6)从表中数据分析还可以得知,最适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温度是_______℃。若要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更精确的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你认为应该_______                                _(写出简单设计思路即可)。

            • 4.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物质E表示________。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

            • 5.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_________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__________处理。(添“消毒”或者“灭菌”)

              (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_______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 6.

              下面是有关实验的内容,请填写:

               (1)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有机溶剂是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有机溶剂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2)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试剂是       ,颜色变化是       

               (3)鉴定酒精的化学试剂是       ,颜色变化是       

            • 7.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______;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此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可以称为___________(填“光补偿点”或“光饱和点”)。

            • 8.

              完成下列实验: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④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选择蔗糖作质壁分离试剂的原因是(   )

              A.糖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         B.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蔗糖分子能溶于水而透过细胞壁     D.蔗糖分子溶于水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是                                                                

              (3)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是因为四种色素均溶于有机溶剂中

              B.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

              C.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是为避免色素迅速扩散进入层析液中

              D.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

              E.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

            • 9.

              下图为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简易实验装置,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取6套同样的装置,分别置于适宜的温度、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测定各组装置中的氧含量(测得原初氧的含量为20 mg/L),记录数据如下:

              (1)光照条件下,若装置中液滴不移动,就叶肉细胞而言,其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的氧气速率为          mg/L·d。当光照强度为3.0 klx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d。

              (3)若一天中给予装置9 h光照,则光照强度至少为       klx时,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4)当光照强度大于6 klx时,限制光合作用的植物内部因素可能是                                                (答出两点)、外部因素可能是                               (答出两点)。

            • 10.

              如图表示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③                          

                     ④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