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B.光合作用的产物都能被线粒体直接利用
              C.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D.叶肉细胞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均能产生CO2和消耗ATP
            • 2. 根据如图所示四图,回答光合作用有关问题.

              (1)图一中①③过程进行的具体场所分别是    .①~④过程中,能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暗反应供能的过程是    (填数字).植物正常生长,从ATP数值关系分析,②过程形成的ATP数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④过程形成的ATP数量之和.
              (2)由图二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降低是由于同种植物个体间争夺光照、CO2以及土壤中的        等资源,造成种内斗争加剧.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分别从左右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则b与a之差即(b-a)所代表的是截取叶片在12小时内的    (填“总光合量”或“净光合量”).
              (4)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图三所示装置来探究    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实验需记录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数量,即实验的    变量.
              (5)图四中e点与d点相比较,C5含量    
            • 3. “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 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    ,C套持续通入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
              ⑤观察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    
            • 4.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    
            • 5. 翠云草又名蓝地柏,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具有清热利湿,止血,止咳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翠云草某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c物质是    .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翠云草的干重    (填“增加”、“减少”或“无法确定”).
              (2)图1中物质a是    ,a既能参与有氧呼吸的    阶段,也能参与光合作用的    阶段.
              (3)图2是将生长状况相近的翠云草均分为若干组,置于不同的温度下黑暗处理1小时,其干物质的质量变化(用葡萄糖量表示)如甲曲线所示,再光照处理l小时,体内干物质量变化如乙曲线所示,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B点对应温度的光合速率是    (用葡萄糖的合成速率表示).
            • 6.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含有的色素不完全相同
              B.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钙时,需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参与
              C.玉米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D.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7.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B.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植物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H2O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8. (2016•湖北模拟)如图为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吸如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在适易温度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装置用于研究醉母菌的无氧呼吸
              B.装置中的气体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
              C.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D.若升高水温注射器中气体产生速率加快
            •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显色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常温条件下,稀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
              B.在沸水浴条件下,菜花细胞中提取的DNA与二苯胺作用呈蓝色
              C.用酒精洗去浮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与苏丹Ⅳ作用呈橘黄色
              D.在常温条件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与CO2作用呈黄色
            • 10. (2016•泉州模拟)采摘后的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淀粉、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如图.
              (1)区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香蕉细胞内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三个阶段依次发生在            中.
              (2)由图分析,果实采摘后10~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原因是    .通过添加乙烯利可加速香蕉果实    
              (3)香蕉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的    ,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    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叶绿体中无法合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