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若某研究小组用普通绵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基因绵羊甲和乙各1头,具体见下表。请回答:


              绵羊

              性别

              转入的基因

              基因整合位置

              表现型

              普通绵羊

              ♀、♂

              -

              -

              白色粗毛

              绵羊甲

              1个A+

              1号常染色体

              黑色粗毛

              绵羊乙

              1个B+

              5号常染色体

              白色细毛



              注:普通绵羊不含A+、B+基因,基因型用AABB表示。

              (1)A+基因转录时,在   ______  的催化下,将游离核苷酸通过   ______  键聚合成RNA分子。翻译时,核糖体从mRNA的  ______  移动到   ______ 。多肽合成结束。

              (2)为选育黑色细毛的绵羊,以绵羊甲、绵羊乙和普通绵羊为亲本杂交获得F1,选择F1中表现型为  ______  的绵羊和  ______  的绵羊杂交获得F2。用遗传图解表示由F1杂交获得F2的过程   ______ 

              (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细毛绵羊,从F2中选出合适的1对个体杂交得到F3,再从F3中选出2头黑色细毛绵羊(丙、丁)并分析A+和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A+和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绵羊丙的基因型是   ______  ,理论上绵羊丁在F3中占的比例是   ______  


            • 2.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 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 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 3.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 a)显性.基因型为A 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
              (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 b)显性,请回答利用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的问题.
                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
                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几率是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 4.

              现有两个纯合的抗病低产和感病高产小麦品种,已知抗锈病(T)对感锈病(t)为显性,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小麦锈病是由锈菌感染引起的,一个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其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2)用这两个纯合品种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通过       实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不同的采收和处理方案:

              甲同学:单株采收,下一年单独种植得到若干个F3株系(单采单种),收获无性状分离的株系的种子.

              乙同学:混合采收,下一年混合种植得到一群F3植株(混采混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混合采收剩余植株的种子.

              ①理论上,甲同学采收种子的株系占全部F3株系的  ;乙同学采收的种子基因型有  种.

              ②甲同学的方法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按乙同学的思路,如果继续提高种子中DDTT基因型的比例,就能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3)如果将两个抗旱基因成功整合到新品种的染色体上,要保证抗旱性状稳定遗传,推测抗旱基因的位置应位于                 

            • 5.

              选考题  现有两个纯合的小麦品种:抗病低产和感病高产品种,已知抗锈病(T)对感锈病(t)为显性,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小麦锈病由锈菌感染引起,一个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其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2)用这两个纯合品种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通过             试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不同的采收和处理方案:

                 甲同学:单株采收,下一年单独种植得到若干个F3株系(单采单种),收获无性状分离的株系的种子。

                 乙同学:混合采收,下一年混合种植得到一群F3植株(混采混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混合采收剩余植株的种子。

                 ①理论上,甲同学采收种子的株系占全部F3株系的   ;乙同学采收的种子基因型有   种。

                 ②甲同学的方法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按乙同学的思路,如果继续提高种子中DDTT基因型的比例,就能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3)如果将两个抗旱基因成功整合到新品种的染色体上,要保证抗旱性状稳定遗传,推测这两个基因的位置应位于                    

            • 6.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小组用碗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基因分别用Y、R表示)碗豆与某碗豆作为亲本杂交,F1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1:1。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F1代中出现黄色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是3:1,原因是亲本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Y和y基因的配子比值是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
              (2)让F1中所有的黄色圆粒碗豆自交,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碗豆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利用亲本中的黄色圆粒碗豆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种植亲本的黄色圆粒碗豆,让其_________。
              ②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__________                _ (写出表现型及比例),则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7.

              葫芦科植物喷瓜的自然种群中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雄株,a基因决定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雌株,A对a、a-显性。现有喷瓜植株甲(雄株)、乙(雌株)、丙1(两性植株)、丙2(两性植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甲×乙→F1雄株:雌株=1:1

              实验2:丙1自交→F1全为两性植株

              实验3:丙2自交→F1两性植株:雌株=3:1

              实验4:甲×丙2→F1雄株:雌株:两性植株=2:1:1

              实验5:丙2×乙→F1两性植株:雌株=1:1

              请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对a-、a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_________。

              (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喷瓜自然种群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将植株丙1与雌株乙间行种植,F1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将雌株上收获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

            • 8.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C、c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1)根据组合_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组合2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得F1后,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基因型CC︰Cc︰cc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3的F1显性性状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若取组合2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3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

              (4)组合________为测交实验,并写出该过程的遗传图解。

            • 9.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现象。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 10.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________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____________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__________种配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