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一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二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______ 、 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______ .
              (2)图二中,若A表示图一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______ ,C表示 ______ .若图一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 .
              (4)若图一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三.其中乙与丙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图三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 ______ 、 ______ ,甲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n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______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 2.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鹰和蛇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调查该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捉,则所测定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据 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2)图中缺少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火灾破坏,在一定时间后又恢复原状,则该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______ .
              (3)碳元素在图中食物链“草→鼠→鹰”中的传递形式为 ______ .在一定时间内,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全部草固定的总能量为a,全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a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4)已知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只,1只兔和5只鼠消耗草的总量相等,不考虑其他条件影响,第二年鼠的数量增加800只,则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为 ______ 只.
            • 3.
              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甲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略).图乙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______
              (2)图甲中热能不能重新回到食物链中,这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 ______ 的.由图甲中数据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值为 ______ ,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1位)
              (3)由图甲可知,营养级 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4)图乙中,施加到农田的粪肥里的能量,最终传递给 ______ 生物.农田弃耕后将开始进行 ______ 演替,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 ______ (“增强”或“减弱”).图甲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得以恢复,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演替的 ______
            • 4.
              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5表示能量数值.据图回答:
              (1)太阳输送到地球的能量为N1,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为N2,则×100%的值为 ______ .
              A、约1%     B、10%-20%    C、50%    D、100%
              (2)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中,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所占比例的计算式为 ______ .
              (3)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 ______ 和 ______ .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
              (5)当某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______ (K或)值附近,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______ .
            • 5.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 ______ .图中食物链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碳元素通过①绿色植物的 ______ 和硝化细菌的 ______ 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 ______ 作用.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将动植物尸体中的 ______ 转化成 ______ 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中的作用是 ______ .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 ______ kJ.
              (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______ .
            • 6.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______ .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______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______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______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______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______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______ 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 ______ .
            • 7.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 ______ 点.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______ 结构.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 ______ 和 ______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 ______ ,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8.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______ (填图中字母),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______ (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 ______ 法;若很长一段时间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将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能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的含义为 ______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______ .若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4×109 kJ,C中的能量为0.4×109 kJ,其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
            • 9.
              近段时间我国北方持续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不良排放物,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由 ______ (填代号)共同构成.
              (2)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800KJ,则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质量 ______ KJ.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同学捕获了64个个体,并将这些个体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候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8个带有标记,估计此生态系统中该种动物个体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
              (4)①过程是绿色植物的 ______ ,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
            • 10.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请据图分析:

              (1)图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______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______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c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樟毛等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______ (包含/不包含)在a中.
              (3)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 ______ 倍.
              (4)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不断改变,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 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逐步提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