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 2.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表列举的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所属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
              A 鲁宾和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同位素标记法
              B 萨顿 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一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法
              D 林德曼 能量传递的特点 调查和系统分析法
              A.A
              B.B
              C.C
              D.D
            • 3.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虾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物肥料,农药、化肥达到零投入,再采用添加富硒营养液的培育方式,种出了绿色环保的“虾稻”。下列关于“虾稻共作”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 4. 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属杂食性动物。幼螺多为腐食性,成螺一般取食绿色植物和真菌,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1)非洲大蜗牛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成分),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
              (2)在______的环境条件下,非洲大蜗牛入侵以来数量几乎呈“J”型增长,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因此需要采取防治手段控制该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______参数。有人提倡饲养鸡、鸭、鹅来控制非洲大蜗牛的增长,已收到较明显的效果,该方法属于______防治。
              (3)有学者推测,非洲大蜗牛也可能替肉食动物提供了一个食物来源,改变食物链,进而改变本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
              (4)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志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
              (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非洲大蜗牛同化能量去向的详细示意图,请补充完整:______
            • 5.

              下图表示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蛇
              B.昆虫是次级消费者
              C.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    
              D.昆虫与鸟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
            • 6.
              假设某弃耕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田鼠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只,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 ,用 ______ 法可以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理论上当田鼠种群数量为 ______ 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2.44×107 2.44×107 2.25×107 2.18×107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______ .
              (3)若鼬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______ .
              (4)弃耕地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会使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 7.

              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 8.
              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内能量的流动情况,其中A、B、C为相应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内,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该值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 ______ .
              (2)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经 ______ (填图中序号)途径流向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中,某初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下降对次级消费者的影响非常显著,可见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填“较弱”或“较强”).
              (4)从图中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征是 ______ .
            • 9.
              科学家对某水库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假如测得生产者含有的能量为280J/(cm2•a),初级消费者含有的能量为56J/(cm2•a),按此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约为(  )
              A.5.6 J/(cm2•a)
              B.11.2 J/(cm2•a)
              C.22.4 J/(cm2•a)
              D.56 J/(cm2•a)
            • 10.
              某池塘中养殖有不同食性的鱼类,对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该池塘的有机物输出量很大,需大量投放饵料维持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可看作是一个 ______ ,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不同食性的鱼类往往占据不同的水层,这种现象体现出群落的 ______ 结构.
              (3)池塘中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
              (4)该池塘若经营不善而废弃后,群落将进行 ______ 演替,演替的 ______ 和 ______ 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的不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