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凤眼蓝(水葫芦)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l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主要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净化水中氮、磷、汞、镉、铅等有害物质)的植物推广种植。某科研小组研究环境中不同磷含量对凤眼蓝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检测其叶腋内激素水平和统计平均单株分蘖数,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凤眼蓝平均单株分蘖数______。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环境中不同磷含量对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______,为什么?______。
              (2)凤眼蓝疯狂蔓延,推测其种群增长曲线接近______型。凤眼蓝疯狂蔓延可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同时导致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降低,对其治理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两种)。
              (3)该植物全株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暑、祛风湿等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 2. 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发现全球已有63%的大型湖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水体被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在最初一段时间会______(上升/下降),原因是______。
              (2)生活污水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藻类数量会大量上升,原因是______。
              (3)如果生活污水严重,超出了水体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蓝藻等过量繁殖,溶氧量又无法恢复,水体中生物大量死亡,这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 3.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生态现象。某大型水库近年来常常爆发大规模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结果如图1所示;另外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测得不同温度和光照组合条件下的蓝藻生长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图1中的“抑制”是通过______关系来实现的。大量捕捞______(填“鲢鱼”或“银鱼”)更容易导致水华的爆发,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周边农业、工业的含N、P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会降低,严重时会使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夜间______:原因之二是藻类随即大量死亡,导致______。
              (3)进入春季后,气候条件逐渐由低温低光照变为高温高光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时间提前。根据图2推测,气候变暖对一年中水华初次爆发时间的影响是______。
            • 4.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成为“水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死亡,这是因为 ______ .在某住宅小区的人工生物浮床能起到净化水质和增加水体景观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若想防止水华,可以选择种植能富集 ______ 营养元素的植物使生态系统修复.经生态系统修复后,该群落的 ______ 将会升高.已知凤眼莲能通过富集Cu、Hg起到净化水体污染的作用,该植物吸收Cu、Hg的方式是 ______ ,采收后的凤眼莲不适合做家畜饲料,原因是重金属会沿着食物链 ______ ,造成对人、畜的危害.
              (3)若在发生水华的水域内种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恢复其稳态.上述措施是利用生物之间的 ______ 关系,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 5.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被测植物 气孔密度(个/m2 每个气孔面积(mm2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 ______ 关系,与每个气孔的面积呈 ______ 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______ 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除图中有特别说明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 ______ .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 ______ .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______ .
            • 6.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多地湖泊均爆发了蓝藻水华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中有沉水楦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水华发生时,蓝藻大量繁殖,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藻属于 ______
              (2)若使用血球计数板检测水体中蓝藻的数量,需在盖盖玻片 ______ (填“之前”或“之后”)滴加水样.
              (3)大量蓝藻漂浮在水面,使水面下的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水质恶化,鱼虾死亡,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已经被破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超过了 ______ .
              (4)水华结束后,水生植物重新长出属于群落的 ______ 演替.研宄发现,挺水植物茂盛的湖泊中蓝藻发生水华的现象相对较少,原因是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 ______ .
            • 7.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1)目的原理: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中以SO2模拟酸雨,研究不同SO2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2)实验材料:①实验装置如下图: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SO2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

              (3)实验步骤

              ①取5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              组和                组。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直立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③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⑤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适宜的           和光照等环境下,在第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4)实验结果:

              ①实验结果如下表:(C0=0< C1< C2< C3< C4)

              ②完善下面的直方(柱形)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存活率。

              (5)讨论:从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8.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CO、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
              组别 精子活动率(%) 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 血液中铅的浓度(μg/L)
              郊区组 68.45 77.78 108.5
              闹市区组 55.38 195.96 145.8
              (注:SDH酶的灰度级: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不溶性的蓝色产物,仪器根据样本颜色深浅测出的数值.灰度级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
              (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 ______ .
              (2)在男性的睾丸内,由精原细胞形成精子必须经过 ______ 和 ______ 两个过程.
              (3)已知SDH 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 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 ______ ,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 ______ 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 ______ 不足.
              (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 酶的活性有 ______ 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 ______ .
              (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 .
            • 9.
              哈瓦苏湖是一个位于科罗拉多河上的人工湖,非常受人欢迎,湖内有机质较丰富,有较多的蓝藻、绿眼虫、变形虫、草履虫、鱼类以及水生植物等(见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湖中的一只变形虫属于 ______ ,所有的变形虫构成 ______ ,湖中所有的鱼类 ______ ,各种生物构成 ______ ,整个湖泊构成 ______ .
              (2)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湖中取了一瓶水送到实验室,用于研究这个湖的污染情况.他们首先检查所带回的水中是否有生物存在.请问:
              ①这个过程中一般常用什么仪器检查有无生物存在? ______ .
              ②请推测,怎样通过水中生物数量的多少判断湖水的污染情况? ______ .
            •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
              材料二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
              (1)红树林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有 ______ 价值和、 ______ 价值.
              (2)红树林的 ______ 稳定性较强而 ______ 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 ______ .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 ______ 都是有限的.
              (4)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 ______ .(试举两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