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发现全球已有63%的大型湖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水体被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在最初一段时间会______(上升/下降),原因是______。
              (2)生活污水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藻类数量会大量上升,原因是______。
              (3)如果生活污水严重,超出了水体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蓝藻等过量繁殖,溶氧量又无法恢复,水体中生物大量死亡,这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 2.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生态方面的问题:
              (1)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区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需封山育林,这样做主要利用的是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使生态系统从受损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2)林区常出现鼠害问题,欲有效解决该问题应降低鼠群K值,K值(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
              (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______等。
            • 3. 我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在这里时常采用生态浮床法、以漂浮材料为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载体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可能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藻类大量繁殖后,最终会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该变化过程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
              (2)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通过水体自身的净化作用难以消除N、P的影响,表明此时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难以自动修复.
              (3)在水域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 ______ 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时,为防止浮床植物中富集的N、P重新进入水体,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4.
              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数据如下图.

              (1)水体中的蓝藻和凤眼莲存在 ______ 关系,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与凤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 ______ .
              (2)分析图1可知,蓝藻水华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 ______ ,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 ______ ,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
              (3)蓝藻水华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T1组根系活力 ______ ,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 ______ .要证实上述推测,需进一步培养凤眼莲,若观察到有 ______ ,可证实上述推测.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 ______ ,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
            • 5.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含碳化石  燃料的过度使用.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B1-B3)、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 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碳元素通过① ______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3)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 .
              (4)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______ (至少两条).
            • 6.
              我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在这里时常采用生态浮床法、以漂浮材料为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载体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可能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藻类大量繁殖后,最终会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该变化过程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
              (2)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通过水体自身的净化作用难以消除N、P的影响,表明此时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难以自动修复.
              (3)在水域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 ______ 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时,为防止浮床植物中富集的N、P重新进入水体,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 7.
              油漆化工厂污水处理净化池的池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但其中苯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为研究池泥是否会对土壤及植被带来二次污染,某生物小组结合生态缸(如图所示)的制作开展了下列三组实验.

              (1)将浮萍、小鱼放在水中,狗牙根草幼苗、蚯蚓与蜗牛移到上图高出水面处.在室内要维持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 ______ .
              (2)生态缸中,微生物、浮萍藻类、浮游动物、浮萍、狗牙根草、小鱼、蚯蚓和蜗牛等共同组成了一个 ______ .浮萍和狗牙根草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 (填“是”或“否”)
              (3)实验结果见表:
              测定项目 甲缸 乙缸 丙缸
              土壤中苯含量(μg/kg) 227 1079 465
              狗牙根草中叶绿素含量(mg/kg) 1.7 2.2 2.6
              狗牙根草每缸干重(g) 2.7 3.2 3.9
              狗牙根草中苯含量(μg/kg) 101 651 128
              上述实验数据说明: ______ .从而促进狗牙根草生长. ______ ,从而降低苯二次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秸秆炭化既利于池泥改良利用又减轻二次污染.
            • 8.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如图.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 ______ (能、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 ______ .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 ______ ,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 ______ (填“需氧型”、“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 ______ (正反馈、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 ______ .
              表1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4)由表1、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 ______ ,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 ______ ,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 ______ 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 ______ 措施.
            • 9.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成为“水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死亡,这是因为 ______ .在某住宅小区的人工生物浮床能起到净化水质和增加水体景观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若想防止水华,可以选择种植能富集 ______ 营养元素的植物使生态系统修复.经生态系统修复后,该群落的 ______ 将会升高.已知凤眼莲能通过富集Cu、Hg起到净化水体污染的作用,该植物吸收Cu、Hg的方式是 ______ ,采收后的凤眼莲不适合做家畜饲料,原因是重金属会沿着食物链 ______ ,造成对人、畜的危害.
              (3)若在发生水华的水域内种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恢复其稳态.上述措施是利用生物之间的 ______ 关系,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 10.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多地湖泊均爆发了蓝藻水华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中有沉水楦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水华发生时,蓝藻大量繁殖,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藻属于 ______
              (2)若使用血球计数板检测水体中蓝藻的数量,需在盖盖玻片 ______ (填“之前”或“之后”)滴加水样.
              (3)大量蓝藻漂浮在水面,使水面下的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水质恶化,鱼虾死亡,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已经被破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超过了 ______ .
              (4)水华结束后,水生植物重新长出属于群落的 ______ 演替.研宄发现,挺水植物茂盛的湖泊中蓝藻发生水华的现象相对较少,原因是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