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造成气象预报中说的“紫外线指数”增大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 2.
              某科研小组分别对绿藻与颤藻进行了单独的实验测试;两种藻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两种藻类体内藻毒素含量,测试数据见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绿藻和颤藻都是光能自养型生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B.该实验中绿藻和颤藻属于竞争关系
              C.治理P元素含量过多的碱性水体,最好选用绿藻
              D.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是只要考虑利用绿藻和颤藻吸收掉水体中的N、P元素即可
            • 3.
              油漆化工厂污水处理净化池的池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但其中苯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为研究池泥是否会对土壤及植被带来二次污染,某生物小组结合生态缸(如图所示)的制作开展了下列三组实验.

              (1)将浮萍、小鱼放在水中,狗牙根草幼苗、蚯蚓与蜗牛移到上图高出水面处.在室内要维持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 ______ .
              (2)生态缸中,微生物、浮萍藻类、浮游动物、浮萍、狗牙根草、小鱼、蚯蚓和蜗牛等共同组成了一个 ______ .浮萍和狗牙根草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 (填“是”或“否”)
              (3)实验结果见表:
              测定项目 甲缸 乙缸 丙缸
              土壤中苯含量(μg/kg) 227 1079 465
              狗牙根草中叶绿素含量(mg/kg) 1.7 2.2 2.6
              狗牙根草每缸干重(g) 2.7 3.2 3.9
              狗牙根草中苯含量(μg/kg) 101 651 128
              上述实验数据说明: ______ .从而促进狗牙根草生长. ______ ,从而降低苯二次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秸秆炭化既利于池泥改良利用又减轻二次污染.
            • 4.
              某湖泊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调节方式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B.在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调节方式,如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
              C.图中过程对生态系统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仍旧可能修复
              D.如图调节方式不是生态系统主要的调节方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十分少见
            • 5.
              池塘养鱼过程中,由于饲料中含N和P的营养物质未被鱼类全部摄取,成为废弃物,不仅影响鱼类生长速度,还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利用养殖废水进行水稻灌溉,可大大降低水中N、P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颗粒对N、P有吸附作用
              B.这些废弃物有利于水稻的正常生命活动
              C.微生物分解含N和P的废弃物成为自身物质和能量来源
              D.这种措施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 6.
              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  )
              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
              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7.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的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 8.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如图.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 ______ (能、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 ______ .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 ______ ,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 ______ (填“需氧型”、“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 ______ (正反馈、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 ______ .
              表1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4)由表1、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 ______ ,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 ______ ,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 ______ 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 ______ 措施.
            • 9.
              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 10.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
              A.泥石流频发
              B.臭氧减少
              C.酸雨普降
              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