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________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____。

              (2)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0.0g

              1.0g

              15.0g

              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样品的细菌时,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样中细菌含量时,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大部分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有一个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这种实验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若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在含有___酶的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气使PH升高,______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采用______法将发酵菌株固定在锯末上制成固定化菌株,可大幅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2)亚硝酸盐测定原理:亚硝酸盐可与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____________________偶联,形成__________色产物。

              (3)获得目的基因,获取已知目的基因序列用化学方法合成或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工程的核心: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DNA,然后用________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

              (4)卵巢经超数排卵处理后,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确定卵泡的位置。     

               科研人员单独培养胚胎干细胞,首先需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______细胞,称为饲养层。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可用烧伤患者自身的健康皮肤细胞培养出大量自身薄层皮肤细胞,用于移植。

              (5)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共有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

              A.原生质体培养、传代培养     B.贴壁培养、传代培养 

              C.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     D.悬浮培养、器官培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脲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

              (2)为从富含尿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茵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KH2PO4

              NaH2PO4

              MgSO4·7H2O

              葡萄糖

              琼脂

              尿素

              (注:“+”表示有,“-”表示无)

              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

              (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产生脲酶的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155、158、170,则每升原水样中该细菌数为________个。

              (4)纯化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________法灭菌,________(填“可”或“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样本的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6)尿素分解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石蜡”“蒸馏水”或“甘油”)。

            • 4.

              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鉴定尿素分解菌需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使用前,盐水需要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3)在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硅酸盐细菌时,第二次及之后的划线,总是在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                                

              (4)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这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                   、和                 等问题。

              (5)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同时还要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 5.

              (生物选修)某科研兴趣小组欲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计数,请帮助完成实验.

              (1)实验原理:分解尿素的细菌由于含有脲酶,可将 而使周围环境的PH上升,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对其进行分离、鉴别;通过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2)实验简要步骤:

              ①土壤取样并制备培养基:用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②分离纯化该细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首先需对土壤滤液进行 ,再分别取土壤滤液0.1mL涂布在每一平板上.

              ③培养、观察与计数.

              (3)有同学发现,稀释倍数为104的5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9、147、150、153和360,则每升土壤样液中的细菌数量为             个.

              (4)某些同学想将分离出的目的菌在﹣20℃长期保存,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化学物质).

            • 6.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旁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的______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使 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
            • 7.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________________。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______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____________于37℃的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________。

              (4)与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 )

              A.多     B.少    C.相等      D.几乎为零

            • 8.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           

              (2)为从富含尿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茵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乙基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             

              (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产生脲酶的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52、154、156、370,则每L原水样中该细菌数为____        ____个。

              (4)纯化细菌时________(填“可”或“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尿素分解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

            • 9.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10.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脲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                  

              (2)为从富含尿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KH2PO4

              NaH2PO4

              MgSO4·7H2O

              葡萄糖

              琼脂

              尿素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                    

              (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产生脲酶的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

              155、158、370,则每升原水样中该细菌数为                 

              (4)纯化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         法灭菌,               (填“可”或“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样本的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6)尿素分解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石蜡”“蒸馏水”或“甘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