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土壤中可以筛选到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经纯化培养后可作生产纤维素酶的工程菌。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常用刚果红染色法,为防止长时间培养导致某些微生物降解刚果红,加入刚果红的时机是______。
              (2)将挑取的菌种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常用的方法有______,不同接种方法的具体操作不同,但是核心都是______。
              (3)将纤维素酶分离提纯可用凝胶色谱法,操作中首先被洗脱的是分子量______(填“大”或“小”)的蛋白质。为保证酶活性,洗脱用的溶液是______。
              (4)如果将纤维素分解菌固定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通常不选用该方法固定酶分子的原因是______。
            • 2. 纤维素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可利用纤维素酶将其降解为葡萄糖,再利用葡萄糖生产燃料酒精。某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固定在载体(海藻酸钠)上,使它可以重复、稳定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
              (2)该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该方法。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
              (3)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的热稳定性变化。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min测定一次其活力。结果如图所示(酶活力:每毫升酶液1min产生1mg葡萄糖为一个单位U)。
              据图分析,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判断依据是。根据游离酶的热稳定性的特点,推测适宜在______(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酶。
            • 3.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多氯联苯是一种有机致癌物质,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多氯联苯为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土壤呈现油状板结,很难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接种到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     ,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下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菌落且菌落周围       消失或减少,说明该菌落中的菌株具有降解多氯联苯的能力。

              (3)若要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4)将1ml酵母菌溶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43、44,据此可得出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             个/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