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石油是人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陆地和海洋造成污染,下图是科研工作者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的过程。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取样→A→梯度稀释→涂布到培养基上→筛选目的菌株(假单孢杆菌)


              (1)A过程为___________,目的是增加假单孢杆菌的浓度,该培养基中应当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该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实验中需要用_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___________(器具)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若实验中用103倍的0.1mL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三个平板,培养后分别形成了98、100和102个菌落,则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___________个,实际值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2.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⑴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碳源是_____,氮源是___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_

              ⑵一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 .
              (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______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4)纯化微生物,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方法
            • 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_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_______呼吸。

              (2)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用7.5%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接种操作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___________灭菌。

              (4)在制备血平板时需将pH调节至________(“微酸性”或“微碱性”)后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再加入适量血液。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图1                                                               图2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 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 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 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 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

              菌株

              透明圈直径(D)

              菌落直径(d)

              D/d

              M-3-01

              18.8

              12.3

              1.5

              B3-5-6

              20.7

              8.0

              2.6

              T1-4-01

              9.1

              6.5

              1.4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_____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 ℃、200 r·min-1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图2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0C~250C,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下图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
              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某同学准备依据如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苯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

              试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L)

               

               

               

               

               

              1

              如果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 7.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泡菜和酸奶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请回答下列一种相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制作期间,是否需要定时排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一般地说,泡制14天后的泡菜中_____________的含量较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适合食用。

              (2)为了比较不同培养基上乳酸菌的生长效果,某同学制备了3种无菌培养基,再量取1mL乳酸菌发酵奶,进行梯度稀释后取10-8稀释液,分别接种到上述的3种培养基上,然后置于37°C环境中培养,第5天用直尺在放大镜下测量菌落直径。

              ①配制本实验的培养基时需要加入___________,使培养基能够凝固。配制好的培养基还需要放入________中进行彻底灭菌。

              ②采用________法,将乳酸菌稀释液分别接种到3种培养基上。接种要求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菌落直径大的培养基更适合用于培养乳酸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 9.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       消毒法。中学实验室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应提供          等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进行涂布?     .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

              A. B.  C.  D.

              (3)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菌落分布如下图所示,推测该同学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4)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            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上表),适于计数的平板菌落数一般需要在          之间,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每毫升中细菌数大约是         个。

            • 10.

                Ⅰ.某同学以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请回答: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保证在            培养基上获得__________。

                  (2)制作的培养基必须使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灭菌后才能使用。如果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加入碳酸钙,制出的培养基就显得不透明,用这种培养基来分离纯化乳酸菌,碳酸钙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肉眼能明显观察到菌落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获得的乳酸菌菌种若要采取临时保藏,首先要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____________上,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才放入40度的冰箱保存。

                  Ⅱ.回答下列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内容。

                  (1)实验室提取胡萝卜素常用____________法,而提取植物芳香油常用____________法。

                  (2)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芳香油提取量会____________。

                  (3)在对玫瑰精油粗提取的过程中,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向乳浊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CI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油层后,为了进一步去除水分,可以加入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