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凡获小偷到案,公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公曰:“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徐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阃,即能为矣.公曰:“此赀本不过教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刺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倘再犯,不恕汝也.”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纺花一月.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使二役抉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磺股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
              【注释】①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②赀:通“资”.③没世: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获小偷到案/
              三往,乃见    B、随命仆
              棉花斤余/东
              买骏马
              C、偷泣而
              /公然抱茅入竹
                    D、改
              迁善者多/以其境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
              (3)陆知县用什么办法让不少小偷改过自新?
            • 2.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1)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
              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
              的是    
              A、东
              买骏马(华市)    B、雄兔脚
              (跳跃的样子)
              C、出郭相扶
              (将要)    D、
              窗理云鬓(对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时间为序,以木兰从军为线索展开情节
              B、本诗大量使用排比句铺叙,又同其他修辞手段错杂配合,故极富姿致.
              C、《木兰诗》称得上是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D、本诗详写了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归家团聚,略写了从军缘由,征战生活.
              (4)翻译句子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    ”得出.现常用来比喻    
              (6)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 3.
              [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鹡鸰,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本文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注释】①槠:一种常绿乔木。②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③浸:渐渐。④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⑤属:接连。
              (1)细读文章,用文中的相关词语把文章的标题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崖石有阁  薄    
              ②浴饮  毕    
              ③乃而西南流  溢    
              ④予早春来时方寒  甚    
              (3)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
              (4)翻译下边的句子。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
              (5)“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写出了泉水的“    ”的特点。(摘选文中语句作答,不超过4个字)
              (6)“白野公之深爱之”的原因是“    ”。(摘选文中语句作答,不超过6个字)
            • 4.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许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传》)【注】①屯下:驻扎的地方。②虞yù:意料,预料。③造次:鲁莽,轻率。④拊fǔ:抚摸。
              (1)下列《古汉语词典》中“诣”字的4种解释,符合“遂往诣蒙”中的“诣”字意思的一项是    
              A.前往,到……地方去   B.拜见,拜访  C.学业达到的程度   D.意思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吕 将 军 功 名 日 显 不 可 以 故 意 待 之 君 宜 顾 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甲】【乙】两文都有“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细节,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5)吕蒙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做简要的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注释】①茹:吃。 ②膏:用油脂涂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    
              ②无案牍之    
              ③居民    
              之酒而为之歌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泉甘土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濯清泉自洁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C.太行阳有盘谷隐逸者也
              D.钓水,鲜可食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是 谷 也 宅 幽 而 势 阻 隐 者 之 所 盘 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5)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篇文章在主旨上的相似之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这两个题。
                  淳熙中,张说颇用事,为都承旨.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上许之,且曰:“当致酒肴为汝助。”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祐独不至,是违圣意也。”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张说会未散否?”对曰:“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乃命再赐。说大喜,复附奏:“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而罢。
              (选自周密《齐东野语》)【注】①张说(yuè):人名。②都承旨:官名。③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奏欲置酒众侍从
              ②臣再三良祐,迄不肯来
              (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说 拜 谢 退 而 约 客 客 至 期 毕 集 独 兵 部 侍 郎 陈 良 祐 不 至 说 殊 不 平。
              (3)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皇帝为什么“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
            • 7. 刘备敕刘禅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下痢耳:    
              (2)翻译下列句子
              A.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B.汝父德薄,勿效之
              (3)用“▕”为下句断句。(断一处)
              审 能 如 此 吾 复 何 忧!
              (4)遗诏中谈到对待善与恶的态度的名句是什么?就此谈谈你的感想。
            • 8.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①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②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娄师德传》)【注释】:①忤:不顺从,触犯。②逮:及。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段两处)
                  人 有 忤 己 辄 逊 以 自 免 不 见 容 色。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挤令外使      
              知人矣    
              (3)下面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不能通其意如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也(《满井游记》)
              B.策之不其道战(《曹刿论战》)
              C.师德荐先帝称曰能(《出师表》)
              D.未闻知人也主不能守(《隆中对》)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5)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乙】文选自《娄师德传》,却花了不少笔墨写狄仁杰,有何作用?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1)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其 中 往 来 种 作 男 女 衣 着 悉 如 外  人 黄 发 垂 髫 并 怡 然 自 乐。
              (2)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屋舍俨然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③选贤    
              ④盗窃乱而不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甲】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请结合选文举例说明。
            • 10. 【古文阅读】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汉〕刘向《说苑•敬慎》)【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吊:吊唁,安慰。③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④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下列给文中画线句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D.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国吏民来贺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    
              ③位已高而擅权者君      
              ④孙叔敖    
              (3)文言文中“足”字有多种含义,请从文中选取含有“足”字的例句或者解释例句中“足”字的含义。
              ①义项:充分、够量。      例句:    
              ②义项:    。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敬受命,愿闻余教。
              (5)老人最后对孙叔敖提出的三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三个并列短语:位高意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