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结构,建立了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B.用18O标记H20,可以直接证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全部来自于H2O
              C.科学家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某植物,发现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证明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荧光标记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2.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②1880年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③1909年孟德尔给“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④1928年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 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①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用H332PO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  ③用18O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  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有关植物细胞代谢及能量转换问题。

              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

              (1) 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CO2进入如图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                       。(用箭头和字母等表示)。 (2) 请选择下列合适的选项编号并用箭头连接:一定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本细胞线粒体产生的气体进行暗反应的途径                     

               ①三羧酸循环       ②卡尔文循环

               ③氧气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形成大量ATP       

               ④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成二碳化合物

               ⑤二氧化碳穿过2层磷脂分子层进入细胞质基质   

               ⑥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基质
               ⑦活化叶绿素a促进水光解,释放出氧气         

               ⑧二氧化碳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进入细胞质基质

              (3) 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中在下图 a-e中能够产生ATP和[H]的场所分别包括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一正常生长的植物代谢的影响(在研究某环境因素对该植物代谢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均为最适状态)。

              (4) 图甲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的真(总)光合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则表示真光合速率的是        (填“曲线A”或“曲线B”);可以看出45℃以后两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是              。图甲中温度为30℃时该植物吸收CO2的相对量为           。 (5) 结合图甲,对于图乙和图丙而言,与图甲的两曲线交点含义相同的点分别是               。

              (6) 下图所示为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 5. 下列实验过程中,细胞处于生活状态的有(  )
              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②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 
              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⑤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复原实验.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 6.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和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被染成绿色和红色
              B.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D.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过程中用碘液检验,空白对照组不变蓝色
            • 7.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C.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中含过氧化氢酶
              D.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 8. 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充分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时间,遮光部分遇碘变蓝
              B.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一段时间,绿光区域聚集细菌最多
              C.向绿色植物提供HO,光照一段时间,释放的气体含有18O2 和C18O2
              D.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5化合物先于14C3化合物出现
            • 9.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该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水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 10. 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格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此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