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酶C是 ______ .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 ______ 断裂.
              (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R环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 ______ ,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 ______ .对这些基因而言,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 ______ 的判断依据.
              (3)研究发现原核细胞DNA复制速率和转录速率相差很大.当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同向而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DNA复制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 ______ .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 ______ 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 ______ 的突变基因.
            • 2.
              如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 ______ 和 ______ (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
              (2)图乙为 ______ 过程,此过程遵循 ______ 原则.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______ ,发生的时期为 ______ .从图示可看出,该过程是从 ______ (单个/多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提高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 ______ 酶,作用于图甲中的 ______ (填序号).
            • 3.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
              (2)该过程首先需要在 ______ 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若图中虚线框内的碱基对“A-T”替换为“T-A”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则这种变异属于 ______ .
              (3)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______ 个.
              (4)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图示过程2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BU-A、A-T、G-C、C-G,推测碱基X可能是 ______ .
            • 4.
              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______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 ______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 ______ .
            • 5.
              如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6的名称依次为:1 ______ ; 6 ______ .
              (2)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______ ] ______ 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3)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 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4次,问:含14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______ .含15N的 DNA分子数占DNA总数的 ______ .
            • 6.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主要时期是 ______ 和 ______ .
              (2)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 ,α链形成后通过 ______ 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3)图中y是某种tRNA,它由 ______ (三个或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 ______ ,一种y可以转运 ______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______ 种氨基酸组成.
            • 7.
              图1表示两种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已知原核细胞内的基因内部是连续的,而真核细胞的基因内部是不连续的,其细胞核中的基因往往由数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在研究甲细胞的DNA复制时,开始将其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细胞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图3表示甲细胞中某个基因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两种细胞中, ______ 细胞是真核细胞,正常情况下 ______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较高.
              (2)乙细胞中基因转录产生成熟mRNA的过程较复杂,须由剪接体对前体RNA进行剪接才能完成,剪接体包含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通过 ______ (结构)进入细胞核的.甲细胞无剪接体,因此若要利用甲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生产乙细胞所特有的某种蛋白,常从乙细胞中提取与该蛋白相应的 ______ ,再通过 ______ 法获得目的基因.
              (3)据图2可以推测,甲细胞DNA的复制起始区在 ______ (填“高放射性”或“低放射性”)区域,复制的方向是 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图3所示的是原核细胞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 ______ 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由 ______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GA、UAG、UAA)
            • 8.
              如图为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细胞周期的 ______ .
              (2)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 ______ 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则子代DNA分子中A+T占 ______ %.
              (4)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占 ______ .
              (5)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 ______ 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 9.
              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名称:
              ④ ______ ;⑨ ______ .
              (2)图二所示过程叫 ______ .此过程必须遵循 ______ 原则.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______ .
              (4)假如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______ .
              (5)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______ .
              A.        B. C.      D.
            • 10.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 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表.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一代 B的子二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
              15N/15N)
              仅为中带
              15N/14N)
              轻带(14N/14N)
              中带(15N/14N)
              (1)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 ______ 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 ______ 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2)分析讨论:
              ①若B的子一代DNA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______ (“A”或“B”),据此结果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 (“半保留复制”或“全保留复制”).
              ②若将B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______ (“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B的子二代继续培养,B的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与B的子二代DNA相比 ______ (“有变化”或“无变化”),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 带.
              (3)若将上述实验中B的子一代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培养两代,提取得到的大肠杆菌的DNA,其中含14N的DNA占 ______ ,含15N的DNA占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