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进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使种子表现为圆粒.与圆粒豌豆相比,皱粒豌豆味道更为甜美,原因是 ______
              (2)D基因可突变成d1、d2基因,它们的表达产物如下:
              基因 表达产物(…表示氨基酸序列相同)
              D …丙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480位)
              d1 …苏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480位)
              d2 …苏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
              据表可知,d1在D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 ______ .d2在d1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 ______
              (3)豌豆为一年生植物,若想在一年内获得矮茎皱粒种子,可将高茎圆粒植株(DdRr)所结种子种植, ______
              (4)在圆粒豌豆群体中,结出了几粒皱粒种子,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 ______ .(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 2.

              人体每个细胞中都存在着中间丝状蛋白质(是一种原肌球蛋白),能够避免人们出现水疱、白内障和痴呆症等疾病。研究发现,果蝇和人类存在着大量共性蛋白质,其中包括类似于上述作用的中间丝状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中间丝状蛋白质的单体是_________,控制果蝇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与控制人类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是否一定相同?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能够避免人们出现水疱、白内障和痴呆症等疾病,这说明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学家摩尔根在研究果蝇行为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突变体,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且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若选出F2中的红眼果蝇让其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一只突变型(棒状眼)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正常眼)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注:野生型为纯合子,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XBY或XbY也可被认为是纯合子.)

              ①据题判断,控制正常眼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②据此分析,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出现上述比例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3.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

               (1)该事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__。

               (3)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则该变异称为               

            • 4. 紫薯可进行无性繁殖(块根繁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现将同一批紫薯种均分为两组,分别种在土质湿润的菜地和干燥的山上.收获时发现种在山上的紫薯口感均较好,而种菜地的紫薯除了某一畦有极少数口感好的,其余均是口感不好的紫薯.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上紫薯普遍比菜地紫薯口感好,是因为 ______ (“环境”或“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2)某一畦的紫薯极少数口感好的原因是可能是局部环境不同,也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为确定原因,可将这些紫薯(即极少数口感好的)分散种植在 ______ (“菜地”或“山上”),观察子代的性状,若子代全部(或绝大多数) ______ (“口感好”或“口感不好”),则可确认是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差异.
              (3)若(2)中确认了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并且知道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的只有一个基因,但不知道是显性突变(aa→Aa)还是隐形突变(Aa→aa),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个体水平的实验进行探究,你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 .若后代中 ______ ,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
            • 5.

              孟德尔杂交实验中,选用了豌豆圆粒(R)和皱粒(r)这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⑴研究发现r基因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的61个氨基酸,据此可推测,r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        ,这种“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序列”的变异所属的类型是             ;若已知某基因一条链中插入了AAG三个碱基,则该变异的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的比例是否发生改变?        ,突变前后的基因指导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数分别为63、64个,则这两条肽链相比,最多有   个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⑵如果要证明控制圆粒和皱粒的基因在核染色体上,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若实验结果                      ,则证明该对基因在核染色体上。此实验方案中,授粉前要对母本进行的处理是                  

              ⑶按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他收集      (填“P”、“F1”、“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进行统计,得到了圆粒∶皱粒≈3∶1的实验结果。

            • 6.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若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会使合子致死(纯合子为以下类型之一:NN、nn、XNXN、XnXn、XNY、XnY).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928只,其中雄蝇311只.
              (1)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由于 ______ 的结果,这种变化一般发生在 ______ (G1、S或G2)期.
              (2)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遵照基因的 ______ 定律.
              (3)若F1代雌蝇共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______
              (4)若F2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______ ,F1代雌蝇基因型为 ______
              请写出该致死情况下,这对果蝇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
            • 7. 某两性植株子叶的颜色由多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四对基因(用A1、a1、A2、a2、C、c、R、r表示)为控制基本色泽的基因.只有这四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有色,其他情况均表现为无色.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基因(用Pr、pr表示)控制紫色和红色的表现,当显性基因Pr存在时表现为紫色,而隐性基因pr纯合时表现为红色.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子叶呈紫色时,相关基因型有 ______ 种;子叶呈红色的纯合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 .紫色、红色和无色三种性状中,相关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 ______
              (2)现有一植株,其子叶呈红色,请设计一实验检测是否为纯合体.
              方法: 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子代子叶 ______ ,则该植株为纯合体;
              如果子代子叶 ______ ,则该植株为杂合体.
              (3)现有纯合的子叶呈红色的植株,在没有受到外来花粉干扰的情况下,所结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辐射影响,萌发出的幼苗长大后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呈紫色,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如果萌发出的幼苗长大后所结种子的子叶呈无色,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8. 基A编码酶A,当其发生突变时,其编码产物可能发生变化.表l显示了该基因四种突变编码的产物的变化情况.表2是突变2与突变前细胞中几种物质含量的变化.
              表1(与突变前的酶活性和氨基酸数目比值)
              比较指标 突变1 突变2 突变3 突变4
              酶活性 100% 50% 10% 150%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1 大于1
              表2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突变前 突变后
              DNA:RNA:酶A 1:5.4:21.7 1:3.1:11
              请分析回答:
              (1)突变1和突变2均可能是由于基因A中碱基对发生 ______ 而引起的.突变3可能是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从而导致 ______ .突变1所编码的产物没有改变的原因是 ______
              (2)分析表2可知,突变2细胞中突变基因2所编码的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较慢,除了因为该酶活性较低外,还可能因为细胞中 ______
              (3)真核生物细胞中常常出现一条mRNA上聚集着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______
            • 9. 回答下列分子和细胞水平的遗传变异问题.
              (1)真核生物的基因能在细胞分裂时随着 ______ 的复制而复制,从而保持前后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亲代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会通过 ______ (染色体的两种行为)导致基因重组;基因在复制时会出现 ______ 三种差错导致基因突变;基因的载体-染色体会发生 ______  两类变化导致染色体变异.
              (2)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 ______ 分子,再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反映到 ______ 的分子结构上.这种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实现不同物质分子之间信息的对应关系,依靠的是 ______ ______ 两种机制.
            • 10. 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如图甲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象.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表示).请据图回答:

              (1)Bb、Dd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______
              (2)导致图甲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 ______ 个染色体组.图中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4)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5)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