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增强甜味的效应。最初研究者为验证d和e基因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得到子代玉米,并测定蔗糖的含量。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为保证每年都能得到杂合子,则每年必须留下的纯合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图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玉米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病与不抗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只要有一个B基因,玉米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产不抗病与低产抗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中高产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占F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

              ②选出F2的高产抗病个体之后,对高产性状_____(“需要”或“不需要”)继续选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上述方法外,也可将低产抗病纯种玉米用γ射线等照射获得高产抗病玉米,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

            • 2. 对正常绿叶的小麦纯系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从其中两株正常绿叶(甲、乙)的后代中分离出了花斑叶的突变株。回答下列问题:
              (1)辐射处理时,DNA分子中发生_____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人工诱变时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种子,才能选出人们需要的新类型,原因是______。
              (2)若该辐射处理导致甲的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甲自交的子一代会出现______的分离比。若将甲株子一代中的正常绿叶植株再进行自交,子二代中花斑叶植株的比例是______。
              (3)若要研究甲、乙两株的单个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利用甲、乙后代的突变植株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
            • 3.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玉米遗传学的问题:

              (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___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的类型属于________,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

              (2)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这种植株由于________,须经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F1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

            • 4.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其原理是           。应用此育种方法一般从F2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因为                   。从F2选育出的个体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       

              ⑵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     株。F2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⑶过程⑤常采用           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通过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                   

              ⑷过程⑦的育种方法是                  。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势是                   

            • 5. 图是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图解,请据图回答:

              (1)上述______过程(填写字母)所利用的原理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G过程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
              (2)B常用的方法______.
              (3)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______(填写字母),最常使用的方法有______,其作用机理是______.
            • 6.
              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
              (1)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异最有可能是 ______ ,发生在 ______ 时候.
              (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 ______ ,其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发生的时期是 ______ .
              (3)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 ______ 、 ______ 的特点.
            • 7.
              袁隆平院士因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而闻名于世.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 ______ ,与A→B→C表示的育种方法相比,后者的优点表现在 ______ .
              (2)B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其原理是 ______ .
              (3)E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该过程的原理是 ______ .
              (4)如果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个体,则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如果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显性性状个体,则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
              (5)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从来没有出现过抗旱类型,有人打算也培养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是 ______ .
            • 8.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 ______ (填图中序号)的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 ______ 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从这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若经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616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 ______ 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就可获得较纯的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______ .
              (3)过程⑤常采用 ______ 技术可得到Ab个体幼苗,它属 ______ 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就可得到纯子AAbb,所以可以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它利用的原理是 ______ .
              (4)过程④是基因工程技术,它常用的运载体有 ______ 、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所用工具酶有限制酶和 ______ ,过程⑦与④的育种方式比较,过程⑦的明显优势是 ______ .
            • 9.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育种专家进行太空诱变育种,得到了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乙).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遗传特性,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甲×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
              实验二:实验一中的F1×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
              实验三: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15:1
              (1)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______ .
              (2)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水稻品种(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经太空育种得到的抗白叶枯病植株(乙)的基因型为 ______ .
              (3)在实验三中,F2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 ______ 种基因型.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 .
            • 10.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______ ,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 ______ .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 ______ 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 ______ .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 ______ 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______ .
              (3)过程⑤常采用 ______ 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______ .
              (4)过程⑦育种方式是 ______ ,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势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