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某野生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属于DNA分子发生碱基的____________

              (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种(用遗传图解表示)。

            • 2.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运载氯离子的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从而使该跨膜蛋白第508位缺少笨丙氨酸,导致该跨膜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出现频发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囊性纤维病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囊性纤维病这种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上述材料说明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囊性纤维病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图甲、图乙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病的家庭(设该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①由图________可知囊性纤维病的遗传方式,该病毒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②CFTR蛋白基因转录时,以该基因的________条链(填“1”或“2”)为模板,在__________的催化下,将有力核苷酸通过_______键聚合成RNA分子,翻译时,核糖体移动到mRNA的_________,多肽合成结束。

                ③假定某种荧光染料只能对(CFTR)蛋白基因进行标记,取图乙F1中正常女孩的干细胞置于含该荧光染料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则处于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时细胞内有_____个荧光标记。

            • 3.

              某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__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最能体现其原因的是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保留抗病矮茎个体,再经______________等筛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___________。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选育的品种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5)若此植物群体能随机交配,每种基因型的成活率相同,其后代有9900株抗病和100株感病,则后代中Rr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在天然环境中,感病的比例会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 4. 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部分密码子表

              (1)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______,进而使其功能缺失.
              (2)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
              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
              ‚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识别的密码子为______,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3)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
              ①若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______,则支持假设一.
              ②若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2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__.
            • 5.
              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做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

              血红蛋白

              部分α链血红蛋白的密码子及其氨基酸的顺序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HbA

              ACC苏 氨酸

              UCC丝氨酸

              AAA赖氨酸

              UAC酪氨酸

              CGU精氨酸

              UAA终止




              Hbwa

              ACC苏氨酸

              UCA丝氨酸

              AAU天冬酰胺

              ACC苏氨酸

              GUU缬氨酸

              AAG赖氨酸

              CCU脯氨酸

              CGU精氨酸

              UAG终止

              (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________位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________(如何变化),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

              (2)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一般发生在________时期。这种变异与其它可遗传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如果要降低该变异的影响,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置换单个碱基               B.增加3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                 D.缺失2个碱基

            • 6.
              甲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 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乙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象.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虚线)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子(UAG)〕

              (1)甲图中过程①所需的酶主要有 ______ ,C突变后转录的mRNA决定的氨基酸是 ______ .
              (2)a-b4种基因突变中不同于其它3种突变的是 ______ ,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 ______ 个碱基对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
              (3)图中 ______ 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 .
              (4)导致乙图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 ______ (变异种类).
              (5)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处于丙图中的 ______ 阶段,而基因重组发生于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 7.
              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类变异属于 ______ ,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 ______ .
              (2)乙减数分裂产生 ______ 种花粉,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 ______ 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F1有 ______ 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 ______ .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1做 ______  (父本,母本)与甲回交.
              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8.
              某研究小组在相同条件下,连续培养一批黑色小鼠,结果在鼠群中出现了一只白色雌性小鼠.
              (1)该白色小鼠出现的可能原因是:① ______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鉴别,②基因突变. 
              (2)若是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试判断黑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并说明理由: ______ .
              (3)在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的情况下,请设计实验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步骤一:将白色雌鼠与黑色雄鼠交配,得F1
              步骤二:将 ______ .
              步骤三: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统计F2中雌雄个体性状分离比.
            • 9.
              如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a-d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请回答:

              注:可能用到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 ______ .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 ______ ,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 ______ 个碱基对对性状影响最小.
              (3)图中 ______ 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 ______ .
              (4)①过程需的酶主要有 ______ .
              (5)在②过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 ______ .
            • 10.
              人体每个细胞中都存在着中间丝状蛋白质(IFs),能够避免人们出现水疱、白内障和痴呆症等疾病.研究发现,果蝇和人类存在着大量共性蛋白质,其中包括类似于上述作用的中间丝状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中间丝状蛋白质的单体是 ______ ,控制果蝇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与控制人类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是否一定相同? 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请用箭头和相关的文字写出遗传信息从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流向中间丝状蛋白质的过程: ______ .
              (2)生物学家摩尔根在研究果蝇行为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突变体,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且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若选出F2中的红眼果蝇让其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 ______ .
              (3)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一只突变型(棒状眼)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正常眼)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注:野生型为纯合子,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XBY或XbY也可被认为是纯合子.)
              ①据此分析,显性性状是 ______ ,出现上述比例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
              ②具题判断,控制正常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______ (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