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红薯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红薯苗若干株,将其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10d后统计插条的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幼茎插条在分组处理前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是为了 ______ 。
              (2)据图分析,用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溶液处理幼茎插条,对其生根的作用效果 ______ 。如果用100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处理红薯幼芽,会 ______ 其生长。(填“促进”“抑制”或“无法确定”)
              (3)根据图中信息 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理由是 ______ 。若需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 ______ μmol/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
            • 2.
              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分析可知,对1----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进行 ______ 后才能移入下一试管。选择的迎春插条要求长势相似,这体现了实验 ______ 原则。
              (2)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______ mo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 ______ mol/L。
              (3)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能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的是图 ______ ;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______ 处。
              (4)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可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A、B、C三组,A组按下图 ______ 处理作为对照,B、C组分别按下图 ______ 和 ______ 处理,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弯曲情况。实验应在光的条件下进行,因为 ______
            • 3.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末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人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d,表显示实验结果: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 2d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胚根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 ______
              (2)为什么要切取胚根及胚芽的末端部分? ______
              (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______
              (4)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______ ______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______
            • 4.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1)2,4-D是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在植物体中是由 ______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生成的.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实验中蒸馏水组的作用是 ______ .
              (3)由图一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 ______ ,该操作体现了 ______ 原则.
              (4)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 ______ ,实验结果 ______ (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实验记录如表,请回答:
              NAA浓度
              (g•L-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水培时间 第2天 - - - - + + + - - -
              第3天 - - + + + + + + + +
              第4天 - + + + + + + + + +
              (“+”表示生根,“-”表示不生根)
              (1)用NAA处理红薯插条的方法有 ______ 法和 ______ 法.
              (2)据表分析,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 ______ g•L-1,理由是 ______ .
              (3)该实验还必须增设一组,其NAA浓度应为 ______  g•L-1
              (4)兴趣小组同学还对红薯插条生根条数进行统计,实验结果绘制如图,据图得知:
              ①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 ______  g•L-1
              ② ______ ,体现了NAA作用的两重性.
            • 6.
              请回答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组别 处理 培养
              A组 去掉嫩叶,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24h后取出枝条,用清水洗净,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杯外包上黑纸遮光,观察枝条生根情况
              B组 不去掉嫩叶,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C组 不去掉嫩叶,浸于清水中
              (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A中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有 ______ 组(1或2或3)对照实验,若B组根最多,则说明 ______ .
              ②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图1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它由图中的 ______ (填标号)共同构成.
              (3)图2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⑤的名称 ______ .
              ②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______ .
              ③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和 ______ ,这两种方式分别由 ______ 和 ______ 调节.
            • 7.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花生子叶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

              颜色变化

              B

              去叶的柳树枝条

              α­萘乙酸溶液等

              枝条生根情况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清水、龙胆紫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

              D

              酵母菌培养液

              血细胞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等

              计数

              (1) A组实验滴加试剂以后,若观察到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材料中含有________。

              (2) B组实验前一般要作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3) C组实验中,正确制片后进行显微观察,若在视野中只看到长方形细胞,则需要移动装片直到________。有一学生统计了全班同学在观察过程中各时期细胞数目,求出每个时期细胞数目平均值,共得到________组数据,由此可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________。

              (4) D组计数时,应先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然后用滴管吸取少许样液滴在________,让其自行缓缓渗入,直到充满计数室,过程中还要防止产生气泡。

            • 8.
              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过程如图一,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 溶液的操作还应 ______ ,该操作体现实验的 ______ 原则.
              (2)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 ______ .浸泡插条时应选择 ______ 的地方进行处理.
              (3)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______  mo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 ______ mol/L.
              (4)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 ______ 特点;图三的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______ 处.
            • 9. 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2)在每一生长素浓度下均放入10个根尖或茎尖,其目的是 ______
              (3)乙曲线表示的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 ______ (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依据是 ______ .比较生长素浓度A和B对此器官生长的影响,其中 ______ 浓度的促进生长作用更显著.
            • 10. 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有关实验
              (1)该实验的假设为 ______
              方法是:以10mL10-8mol/L的2,4-D溶液配制系列浓度(如示意图丙操作),从1号烧杯中取1mL至2号烧杯中,再向其中注入9mL水,摇匀后取1mL至3号中,以此类推),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有 ______ ,该操作遵循了对照实验的 ______ 原则.另取一烧杯,注入等量的不含 ______ 溶液作对照.将扦插枝条小段吸干水分后,各放入若干段,加盖后置于25℃黑暗中培养一定的时间.烧杯加盖的目的是 ______
              (2)表为该小组实验数据记录表.由数据可知,抑制生根的浓度是 ______
              2,4-D浓度(mol/L) 0 10-12 10-11 10-10 10-9 10-8
              生根平均值(mm) 8.0 9.4 15.1 20.3 17.3 7.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