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尝试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并探讨提取花青素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先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吸取1mL酵母菌样液,在105稀释倍数下统计各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32,涂布时所用稀释液体积为0.lmL,则每mL样液中的菌株数=_________个。

              (2)酿制蓝莓果酒前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除去杂菌,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发酵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__________进行检验,若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证明有酒精存在。

              (3)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花青素(水溶性色素)在pH小于3.0条件下比较稳定,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溶剂萃取法是最常用提取方法,萃取剂宜选用(A、乙醇;B、石油醚)___________(填字母),将萃取相关过程的pH控制在3左右可有效地保障萃取成功。

            • 2. 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 

              (2)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 3.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         呼吸。

              (3)选用D装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①用D装置培养酵母菌时,通常将橡皮塞换为棉花塞,目的是           

              ②培养后期稀释100倍后按照五点取样法计数,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的五个中方格中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进行染色,并取样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未染色酵母菌

              20

              17

              23

              蓝色酵母菌

              4

              3

              5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              个/mL。

              (4)F是固定化酵母菌的实验装置,F装置中的X溶液是           。制备形成的凝胶珠通常还需置于无菌水中进行清洗,目的是            

              (5)G是利用固定的酵母菌进行发酵的装置,其中的葡萄糖除了作为酵母菌发酵的原料以外,还具有        作用。

            • 4.

              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实验的问题:

              (1)调查草原上跳蝻、野兔的种群密度,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分别是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检测方法是                              

              (3)“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的属于      。(A.实验组   B.对照组)            

            • 5.

              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Ⅰ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 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 mol/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则X是________;Y是________。

              ②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实验结果:略

              (2)乙利用图Ⅱ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___________。

              ②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产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用显微镜检查得到相关数据绘成如图,则第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答两点),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________。

            • 6.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下图是       的正面示意图,其上有          个计数室。制片时,应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右下图是计数室中一个小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代表酵母菌),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            个。

               

              (2)该同学计划连续观察7天,请你帮他设计一份实验记录表记录相应数值。(提示:首次测量酵母菌数量是第0天)

            • 7.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装置编号

              A

              B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温度(℃)

              5

              25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上表步骤操作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 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在计数室,按以下顺序操作 ______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 ______ 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 ______ 后再计数.
              (5)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
            • 8.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③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                 个/mL。

              (2)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               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①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②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 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 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 9.

              现欲从果皮上分离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并对其生长繁殖情况进行研究。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步骤的实验:

              (1)分别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进行灭菌处理。

              (2)取一小块果皮,不需冲洗,直接接入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试管中。置28~30℃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液变混浊。

              (3)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后培养液0.l mL,注入另一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置28~30℃恒温箱中再培养24小时或稍长。

              (4)分离提纯:……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其目的是        

              (2)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应在分装试管      (填“前”或“后”)灭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       

              (3)一般可采用              等方法分离菌种,其中可以用于酵母菌计数的是        

              (4)该兴趣小组继续利用分离提纯的酵母菌培养液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下表):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根据实验结果数据,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请推测:①Ⅰ号和Ⅳ号试管中,“K”值较大的是      号试管;②4支试管中,        号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将最先下降。

            • 10.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时间(天)

              起始

              1

              2

              3

              4

              5

              6

              7

              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

              0.90

              1.00

              3.21

              3.92

              5.40

              3.78

              4.31

              5.26

              实验期间室温(℃)

              ——

              9-13

              8-18

              8-18

              9-17

              1-11

              2-12

              10-17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2)可否用数学式Nt=N0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理由是                          

              (3)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            。第5~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的原因是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