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______ (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 ______ 现象。
              (2)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 ______ 。
              (3)生态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4)生态学专家提醒,若向该水域中大肆排放污水,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 ______ 。
              (5)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其粪便中含有24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 ______ J的太阳能。
            • 2.
              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往返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可逆的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都是呈负相关的
              D.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 3.
              “雾霾”现象的出现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低碳、减排”社会呼吁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
              (2)在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① ______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 ______ 作用,要做到“低碳、节能、减排”,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3)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为 ______ KJ.
              (4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为消耗者提供了食物、为人类提供了药材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有限的.
            • 4.
              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5.
              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1.0 15.9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A.该生态系统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28%
              B.第Ⅰ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kJ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6.
              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40 13只/m2 11只/m2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 .
              (2)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 .
              (3)根据如图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 ______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②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______ 的作用.
            • 7.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 ______ 。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 ______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 ______ 。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______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 ______ 。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 8.
              图甲、乙、丙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通过光合作用推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能量在该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流动
              C.图示甲丙数量之比在10%-20%之间
              D.若乙数量锐减,短时间内甲、丙数量上升
            • 9.
              如图是某“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模式中食物网模式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包括______条食物链,昆虫和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鱼和鸭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______.
              (2)该食物网中碳循环的形式为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
              (3)若只考虑鸭,水稻和野草固定的太阳能为a,鸭子从生产者中摄人的能量为b,排出的粪便量为c,呼吸消耗量为d,则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______.
              (4)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尝试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两个方面的理由:
              ①______,
              ②______.
            • 10.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能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图2为图1中某种群在一段时间内λ值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題:

              (1)图1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中的 ______ (填编号)所固定;B和C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生物有 ______ (填编号)。
              (2)请画出图1中的生物构成的食物链(网): ______ 。
              (3)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表示 ______ 。据图2可知,前8年该种群数量最小的是 ______ 点所对应的数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