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假设A、B、C、D、E、F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六个种群,A与B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单位kJ/m2•a).据图回答:

              (1)图甲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图乙中,属于消费者的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属于分解者的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kJ/m2•a.
              (3)若E大量死亡,则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的种群是 ______ .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4)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
            • 2. 生物学家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 ______ J/(cm2•a).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2)该农田生态系统废弃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 .C 种群与B 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 3. 甘肃天水市“花牛”苹果自1965年出口香港,与美国蛇果竞争取胜以来屡获殊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回答下列有关“花牛”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果园土壤中的蚯蚓属于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______
              (2)某“花牛”苹果果园中,有一条食物链为:苹果(W1)→蚜虫(W2)→七星瓢虫(W3),括号内为该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其原因是 ______
              (3)某“花牛”苹果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A引起的.A找来了B和C,B把卵在A体内,孵出的B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A的其他个体,C特别喜食A,也捕食B.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
              ①B和C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②C捕食疯狂摇摆的A,对A种群的生存 ______ (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 ______
              ③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这表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 ______ ,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4.

              如图所示为某水禽养殖场的一实验性养殖池的生物类群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反映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共有食物链________条。一个生物群落除了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外,还应该有________。

              (2)养殖池中的各种植物具有垂直分层次现象,这种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________。为适当提高养殖量,向养殖池中定期补充适当饲料,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____。

              (3)由于合理保护该人工湖泊,使水禽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多,可以判断食物链中水草等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

              (4)如果突然遭受了某种化工污染,导致水禽大量死亡,其他植物、动物不受影响,已知鱼类主要捕食水草,贝类主要捕食藻类,那么短期内水草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 5. 草原可分为温带草原与热带草原两类,我国草原主要属于温带草原.草原牧鸡是指在植物生长季节里于草地上放养家鸡,使其自由活动、采食、生长和繁殖,充分利用草地系统的植物茎、叶、种子、枯落物、植食昆虫等优良的生态资源,产出优质禽产品的生产活动.
              (1)热带草原常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雨量常达1000mm以上,但旱季极为干旱.这样的环境条件使热带草原无法 ______ 为森林群落.
              (2)有人担心“草原牧鸡”所产生的鸡粪会改变土壤的C、N、P等元素含量和比例,进而对植物生长等造成影响.研究者选择了C、N、P作为计量土壤肥力的元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N是体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缺N会使植物叶片变黄和严重影响产量.下列化合物含N元素的是 ______
              a.叶绿素         b. ATP          c.纤维素        d.淀粉酶
              ②图1、图2结果表明,鸡粪添加量对土壤C含量影响 ______ ,碳磷比和鸡粪添加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碳氮比同鸡粪添加量呈极显著 ______ 关系,氮磷比同鸡粪添加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 ______ 关系.鸡粪添加可以通过 ______ 提高土壤肥力,对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3)研究者测定了鸡粪添加对草原土壤pH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这一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______
              (4)请写出鸡粪中的C元素再次被植物所利用的过程 ______
            • 6.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0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由表 ______ 中所固定的.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I.研究者通常采用 ______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Ⅱ.根据 ______ ,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______
              Ⅲ.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 ______ ,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 7. 一个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1)这个湖泊演变成森林的过程称为 ______ 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______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 ______ ______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 ______ ______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森林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环境,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这说明 ______
              (4)在森林中投放适量的鸟类能够适当抑制有害昆虫,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 ______ 保护.
            • 8. 南极洲的菲尔德斯半岛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自1985年2月在岛上建立长城站以来,我国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图1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科学家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 ______ 法.
              (2)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 ______ 演替,图2中符合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变化的情况是 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 ______ ,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 ______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_____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5)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 ______ kg.
            • 9.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请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______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生物的 ______ 下降,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用于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______
              (5)科研小组又单独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______ KJ/cm-2•a-1
            • 10. 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______ 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 只,其中有标记的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______ ,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