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 2.
              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存在硫细菌,该细菌能利用氧化硫化物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生活在热泉附近的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硫细菌为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细菌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
              B.直接或间接以硫细菌为食的生物都属于分解者
              C.能量能随着硫元素的循环而被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D.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 3. 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和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其中过程①释放的能量用字母和符号表示为______。
              (2)图1中能量g属于______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
              (3)图1中c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h),原因是______,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
              (4)若图1所示群落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5)图2中所示的种群数量増长方式为“______”型,如果曲线表示人工鱼塘中所养殖的某种鱼的增长速率,则该鱼塘中该鱼的现存量最好维持在时间______对应的数量。
            •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 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 6.

              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它可以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请根据生态系统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湿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形式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芦苇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被分解者利用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植物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________能力。

              (6)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

            • 7.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主要是因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
              B.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C.①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 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在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C.竞争和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种间关系
              D.农业生产中,过度耕作导致分解者有氧呼吸加强,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一个原因
            • 9.

              Ⅰ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图甲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是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淡水虾与植食性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图甲中所含成分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水绵固定的总能量是1000KJ,则肉食性鱼的同化量最多增加____________KJ。为了保证该鱼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大量投放饵料,则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鱼时要控制网眼大小,只捕捉较大的鱼,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保持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有利于鱼种群数量快速恢复。

              (4)图乙中在A、B、C、D、E点进行的防治中,最可能是生物防治的是 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格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3.1×109

              4.6×108

              6.6×108

              1.53×109

              ?

              8.0×107

              4.0×107

              2.3×108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N点时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能量在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3)弃耕农田演替到灌木丛属于______演替,一般来说,弃耕农田演替到灌木丛比裸岩演替到灌木丛所需时间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弃耕之前农田的管理要定期除草、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毛刺,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 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10. 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蛇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 ______ 个营养级.通常情况下,变温动物所在食物链的营养级的数目比仅有恒温动物的 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若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经若干年后此地又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3)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表示 ______ 的方向.
              (4)若狐侵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保持相对稳定,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