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0.0 g

              1.0 g

              15.0 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常用___________方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________℃(填“20”、“30”、“40”或“50”)左右时,在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造成污染。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4)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微生物的扩散。

            • 2.

              下表所示配方的培养基可筛选某种细菌,该细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进而形成菌落。回答下列问题:

              KH2P04

              1.4g

              葡萄糖

              10.Og

              Na2HP04

              2.lg

              尿素

              1.Og

              MgS04•7H20

              0.2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lOOOmL

              (1)该培养基可筛选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从土壤中获取的样本含该细菌的数量较少,需要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请判断能否用表格中的培养基来扩大培养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对该细菌进行计数,则应用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为了确定该细菌确实属于所要分离的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另一种接种细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灼烧灭菌。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__附近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_。

              (4)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pH等条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能达到此目的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

              (5)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

              (6)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能够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是因为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环带。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统计结果往往比原患者样品中含有的幽门螺杆菌活菌数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相同)。

            • 5.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旁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的______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使 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
            • 6.

              生物技术实践]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上表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指示剂酚红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得出该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 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为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一般来说,在          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为此,通常选择              的花蕾,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如果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4)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的措施是                        ,如果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 8. 32、 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治疗疟疾的开创性疗法和治疗线虫门感染新疗法。寄生虫生物学家威廉·C·坎贝尔利用大村智的链霉菌菌株,分离并纯化出了一种能有效对抗家养和畜牧动物的寄生虫成分命名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随后被进一步化学修饰成为一种叫“伊维菌素”的物质,变得更加有效。这两个发现为人类对抗这些每年影响数亿人的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新手段,对提升人类健康、减少患者痛楚方面的意义是无可估量的。以下是从土壤溶液中分离链霉菌菌株的主要步骤:
              ①按以下配方配制培养基:
              ②将培养基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③倒平板,冷却备用。
              ④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⑤将平板倒置,与28℃下培养7天。
              据此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为链霉菌提供碳源的物质是      ,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培养基中的重铬酸钾能够减少细菌、真菌的数量,故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培养基pH的调节是在培养基灭菌            (填之前或之后)进行。

              (3)在倒平板之前,应将培养基冷却至            ℃左右才能进行;冷却凝固的平板要倒过来放置,原因是                

              (4)从稀释倍数为104的稀释液中取0.1mL,涂布一个平板,某同学共涂布了3个这样的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01个、212个和256个,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是                  个。

              (5)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是_ _ _____。

              (6)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 9.

              下表是4组生物学实验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培养基

              a

              无机盐、蔗糖、维生素和甘氨酸等有机物、琼脂

              b

              葡萄糖、NaCl、K2HPO4、尿素、酚红、水、琼脂糖

              c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水、琼脂

              d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等

              (1)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应选用培养基      (填组别)。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首先,将动物体内的一部分组织取出,经过机械消化或         消化,使其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如果是培养胚胎干细胞,则首先需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胚胎成纤维细胞,称为        ,这层细胞具有                    点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具有         性和           核型。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应选用培养基b。在含有       酶的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               ,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         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          。该实验用的分离方法是             

              (3)用培养基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则培养基还需要加入               

              (4)下表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

              对象

              方法

              A

              培养基c

              G6玻璃砂漏斗

              B

              培养皿

              高压蒸汽灭菌

              C

              超净台

              紫外灯照射

              D

              自然生长的茎段

              70%酒精和5%次氯酸钠

            • 10. [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分解菌生长所需的氮源来自选择培养基中的________。在此培养基中再加入_________,若菌落周围指示剂变红色,则筛选出的是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实验室中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3)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为控制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常常需要加入_________。

              与筛选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比较。因为都添加了_________,所以呈固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