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使用燃料乙醇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利用的碳源相同
              D.微生物A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 2.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固定化产酯酵母可以利用酱油中的部分糖产生酒精和乙酸乙酯等呈味物质,提高了低盐固态工艺酱油的品质。下面是科研人员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试验步骤:

                  ①将冰箱中4℃保存的菌种接种在麦芽汁培养基中,30℃恒温培养3d。

                  ②称取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加入水中,加热溶化,配成3%的海藻酸钠溶液。

                  ③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产酯酵母,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④用lOmL的针筒吸取混合液滴于4%的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待凝胶珠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备用。

                  ⑤配制不同葡萄糖添加量的酱油,分别加入等量的固定化产酯酵母,在适宜条件下发酵一 段时间后,测定酱油中酒精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实验结果:

              测定物质

              Mg/100mL

              葡萄糖添加量/%

              0

              1

              2

              3

              4

              酒精

              485

              1291

              1563

              1150

              836

              乙酸乙酯

              13.3

              17.3

              20.9

              18.42

              15.9

                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麦芽汁培养基能为产酯酵母提供水、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等。步骤②中加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需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试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传统酱油生产过程中,需向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食盐。若添加量过低,会________;若添加量过高,会________ 。

            • 4. 35、(9分) 乳酸菌常用于制作酸奶等发酵食品。研究发现,乳酸菌还可产生乳酸菌素,抑制肉制品中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起到生物防腐的作用。请回答:

               (1)制作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牛奶中的葡萄糖、乳糖分解成乳酸,同时将奶酪蛋白水解为短肽和     ___     ,不仅容易被人体吸收,也适用于乳糖不耐症人群。若牛奶中含有抗生素,会影响酸奶的制作效果,原因是         _____   ______________         

              (2)纯化乳酸菌时还需要设置未接种乳酸菌的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对照组培养基表面没有菌落生长,说明         ______       

               (3)为探究不同种乳酸菌的抑菌效果,将稀释倍数相同的等量乳酸菌培养液滴加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以滴点为中心的抑菌圈,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乳酸菌对     ________________     (填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较突出;在生产应用中,不宜采用  _____  号菌株进行防腐。

            • 5. 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因素的是(  )
              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
              B.温度20℃左右
              C.Ph=2.5
              D.pH=6
            • 6.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
              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
              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
              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
            • 7. (10分)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              

            • 8. 单细胞蛋白是通过下列何种方法获得的(  )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发酵工程
              D.酶工程
            • 9.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 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湿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
              C.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