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如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至少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组分。
              (2)在上述工艺中,通过______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3)若在实验室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可进行梯度稀释和______过程,一般通过观察______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
              (4)实验室中获取纯化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常用的接种方法还有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接种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目的是______。
            • 2.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地球每年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中,纤维素约占6%,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也成了相关科学家关注的课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至少有三种组分,其中______使得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______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科学家在野外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的时候,往往选择富含落叶的土壤,这说明,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______。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______(填方法),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在培养基中还要以纤维素作为______源。
              (4)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62、462、180和192。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105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______(填“多”或“少”)
            • 3. 某小组为了寻找分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以解决秸秆分解问题,做了如下实验,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选择培养基以______为唯一碳源,选择培养的作用是______。通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______的方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显微计数法计数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原因是______。
              (2)乙图是培养出的单菌落示意图,适合分解秸秆的两个菌落是______(填数字)。从图中可以看出培养基上菌落数很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2点)。
              (3)在另一次测定某自来水样品中细菌数量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涂布器分别接种了三个平板(都取同一瓶稀释倍数为106的自来水样液,每一次的接种量都是01lmL),经适当培养后,统计的菌落数如下:
              甲同学110、140和149;乙同学27、169和176.每位同学都接种三个平板的原因是:______。自来水样品中细菌数量约为______个/毫升。
            • 4. 某课题组就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培养对纤维素降解的效果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大致如下:取250mL三角瓶装入50mL基础培养基,接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种,放入滤纸条,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根据滤纸条的分解情况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固氮菌接种量% 纤维素分解菌接种量% 纤维素酶活性
              I 2 8 53.2
              II 4 6 38.5
              III 6 4 34.9
              IV 0 10 15.6
              V 10 0 --
              (1)上述实验中,培养基中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琼脂,滤纸条的作用是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时,还必须进行______。
              (3)由上表可得出如下实验结论:______。
              (4)有同学推测混合培养也能促进固氮菌的生长,理由是______。若想比较I、II、III、V组的固氮菌数目,实验思路如下:______,最后统计各组固氮菌的菌落数。
            • 5. 废纸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作用可以将废纸中的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进而通过有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酒。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常常需要进行______。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然后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接种并培养后,通过______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
              (2)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要进行______实验。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这种定量测定能对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______的增加量进行测定,从而反映出纤维素酶的活性。
              (3)为了能在分解废纸的过程中使纤维素分解菌反复使用,可利用______技术。如果要将纤维素分解菌中的纤维素酶提取和分离,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即______。
              (4)如果将固定有酵母细胞的凝胶珠用于制酒,要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______(温度)下进行发酵。
            • 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
              (2)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
              (3)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4)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法,为了提高出油率,需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浸泡,浸泡时间为10h以上P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
            • 7. 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流程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__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某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10ml待测水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124,黑色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个。
              (4)该同学进一步思考,利用滤膜法也可能用于测定待测水样中其他微生物的数目。他取了两份水样,一份待测水样来自变酸的果酒,从中检测到两种微生物,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另一份来自明德中学屈子湖,若要通过测量蓝藻的数目来研究水华,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______(填“更小”或“不变”或“更大”)的滤膜,而培养基配方中则必需添加______(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 8. 人类正在利用纤维素和某微生物产生的酶开发一种新的能源--乙醇。请回答相关问题:
              (1)筛选微生物时,常选择纤维素丰富的环境,原因是含有较多的______(生物)。在筛选此微生物时,人们发现了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筛选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一般采用______法灭菌。
              (2)从该筛选的微生物体内提取的酶首先要检测酶的活力,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衡量此酶这一指标可用______表示。在生产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C1酶、______。
              (3)下表是分离另一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MgSO4 葡萄糖 X物质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填“碳源”“氮源”或“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______。
            • 9. 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农作物秸秆→葡萄糖→酒精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______→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_____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为了进一步确定筛选出来的微生物是纤维素分解菌,我们还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实验,最后对分解纤维素产生的______进行定量分析。
              (3)图中第二步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来检验。
              (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