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表示微生物分泌的两种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A酶可通过______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在80℃条件下,B酶活性为0,其原因是______。如果要探究pH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应将温度控制______℃左右,其中的因变量为______。
              (2)某同学将B酶加入洗衣粉后欲探究该酶的去污能力,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该同学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发现用温水洗涤效果要好一些,如果直接用冷水洗涤,效果并不好,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得出以下五项实验结论:
              ①B酶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②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B酶的去污力;
              ③B酶对污布类型2和3的去污力不同;
              ④B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⑤加大酶用量可以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另一同学认为其中只有两项是正确的,这两项是______和______。
            • 2.
              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是,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 ______ .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 ______ (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 ______ .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 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 .
              (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 ______ (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 3.
              如图两图分别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酶促反应随H2O2浓度和时间变化产生的O2量变化曲线,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
              B.bc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左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4.
              以下关于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的特殊要求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的特殊要求或特点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B 制备细胞膜的实验 不能选择蛙的红细胞
              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不能使用盐酸增大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D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不能用一个材料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A.A
              B.B
              C.C
              D.D
            • 5.
              为了验证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______ ,向3号试管内加入 ______ ,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______ .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 ______ ,并记录.
              (3)实验结果 ______ .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 ______ .
              (5)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10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6)在坐标图2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______ .
            • 6.
              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 7.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中,不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是液泡的颜色会影响染色后染色体的观察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
              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 8.
              下列实验设计的思路,正确的是(  )
              A.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用碘液检测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B.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FeCl3溶液催化H2O2水解可研究酶的高效性
              C.进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水解实验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胃蛋白酶在pH为3、7、11的溶液中水解蛋清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9.
              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
              正确的是(  )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 10.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洗净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1)某市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图1中A、B两组装置进行实验,目的是 ______ .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如图2中曲线图A、B表示.

              ①由曲线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______ .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升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______ .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