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数量相等
            • 2.

              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主要菌种都是原核生物
              B.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
              C.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
              D.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 3.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齐全微生物即可正常生长
              C.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 4.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以保证微生物的发酵
              C.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酿制果醋所用的微生物是需氧型生物,因此装置无需密闭
            • 5. (1)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              。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是用该方法得到的是          

               

              如分别取0. 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个。

              待检水样过程中可以用加           培养基鉴别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如果培养基中出

                      色菌落,则样品中含有大肠杆菌。

              (2)传统发酵技术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的产物,很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对应的发酵产物联系起来:

              ①乳酸菌  ②根瘤菌  ③蓝藻  ④醋酸菌  ⑤毛霉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曲霉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对应的主要微生物依次是             (填相应序号);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抑制微生物的物质有盐、                             等。

            • 6.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且在长出菌落后,使用刚果红染色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 7. 乳酸菌是泡菜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菌群,某科研小组从泡菜液中分离、筛选纯种乳酸菌,对其功能进行相关研究,为改进传统泡菜生产工艺提供技术参考.
              (1)乳酸菌菌种的分离与纯化:取泡菜发酵汁进行 ______ 操作,得到101、102、103、104、105、106倍的稀释液.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样液加入10mL乳酸菌分离培养基(MRS培养基),凝固后再注入5mL水琼脂培养基,造成 ______ (需氧/厌氧)环境,37℃培养2~3天,根据 ______ 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等特征,进行反复分离、纯化至纯菌种.整个操作过程需在 ______ 条件下进行.
              (2)产强酸菌株的筛选:利用产酸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溶解圈的原理,将上述菌种接种到含CaCO3的MRS培养基上,经过培养,挑选 ______ 的菌落,进一步纯化.
              (3)产强酸菌株的功能研究,结果如图:人工接种乳酸菌有利于 ______ (促进/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还有时间、 ______ ______ 等.
            • 8.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作泡菜时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其方法是 ______ .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 ______ ,引起生物致癌.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使细胞中的 ______ 发生 ______
              (2)1993年,美国科学家因发明了PCR技术面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和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都必须的条件包括 ______ 、模板DNA、能量、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和引物;在生物体内DNA复制所必需的,而在PCR技术中不需要的成分是 ______
              (3)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向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中,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做是为了 ______
            • 9. 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mL各4份分别装在100mL、200mL、300mL,和400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h后产生乳酸最多的是(  )
              A.100 mL
              B.200 mL
              C.300 mL
              D.400 mL
            • 10. 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