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并常用于临床治疗夜盲症等疾病.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是化学合成或从植物中提取,成本较高.科研人员尝试从光合细菌中提取类胡萝卜素,流程如图:

              (1)将少量污泥样品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铵盐和谷氨酸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 ______ ,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2)②将样品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之前要进行梯度稀释,为了防止混淆,应该在培养皿的 ______ 部位做好标记.从固体平板中挑选紫色非硫细菌(某光合细菌)的菌落,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通过③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继续培养,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______ .
              (3)从浸提离心干燥后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萃取剂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______ ,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 ______ 装置.
              (4)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鉴定过程中需用 ______ 作为对照.
            • 2.

              发酵食品加工中离不开微生物,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离不开毛霉等微生物。

                     (1)腐乳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佐餐食品,其制作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①制作腐乳的原料中哪种有机物含量比较高?______。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该成分分解成哪些小分子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

                    ③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之前要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 

                  ③制作__________时应将开关2打开,胶管1长而弯曲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 3.
              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如表处理:
              组别 处理
              A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3米处暴露15分钟
              B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6米处暴露15分钟
              C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9米处暴露15分钟
              D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1.2米处暴露15分钟
              E组 不打开培养皿盖
              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若E组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了 ______ .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 和 ______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相关操作是为了 ______ .
              (3)实验过程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下列温控措施的目的: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有 ______ .
              ②“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的目的是 ______ .
              (4)培养微生物时将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______ 处理.
            • 4.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耐高温纤维素酶因其耐热性在生产中具有实用意义.研究者从高温堆肥中筛得一株产耐66℃高温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请回答问题:
              MgSO4 0.03%
              KH2PO4 0.05%
              FeSO4 0.01%
              MnSO4 0.01%
              CaCl2 0.02%
              羧甲基纤维素钠 0.05%
              蛋白胨 0.2%
              琼脂 1.5%
              (1)表为初筛培养基配方.按功能划分,此培养基为 ______ 培养基.
              (2)可采用 ______ 法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将单菌落接种在含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培养,测量 ______ 的大小,进行初筛.
              (3)将初筛得到的菌种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 ______ 条件下复筛培养,最终得到目的菌.对带有菌体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的上清液进行测定,发现有活性的纤维素酶含量相近,可以推断该芽孢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在 ______ 发挥作用,分离提纯这类酶不需要破碎细胞.
              (4)在酒精发酵业中,原料需要在60℃下处理,而原料中常含有1%~3%的纤维素,所以需要向原料中添加适量的耐高温纤维素酶,其意义是 ______ .
            • 5.
              某探究小组尝试从学校饭堂空气中分离筛选出产淀粉酶的菌株.他们先用空气沉降法分离出菌株,再用两种培养基(配方见表)分别进行活化和筛选,请回答:
              A培养基配方                          
              成分 含量
              牛肉膏粉 3g
              蛋白胨 10g
              NaCl 5g
              琼脂 15g
              B培养基配方
              成分 含量
              可溶性淀粉 2g
              蛋白胨 1g
              酵母膏 1g
              琼脂 20g
              (1)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 ______ 和维生素.据配方可知, ______  (填“A”或“B”)培养基更适合用于筛选产淀粉酶菌株.
              (2)培养基需通过 ______ 法灭菌.若空白对照培养基中 ______ ,说明灭菌合格.
              (3)采用 ______ 法将经活化的菌株再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上,操作时,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其目的是 ______ .该操作应在 ______ 附近进行.
              (4)待菌株形成明显菌落后,需测定菌株产淀粉酶活性,在平板上滴加卢革氏碘液直至铺满整个平板,若观察到 ______ ,则说明该菌落内的菌株产淀粉酶活性最高.
            • 6.
              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目前已成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与化石燃料相比,酒精燃料可以再生,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少,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
              (1)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一榨汁(蔗糖)一酵母发酵一蒸馏一成品(燃料酒精)-蔗渣由微生物分解再利用.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从野生菌液中分离出理想的酵母菌菌种,需要用到 ______ 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时要注意 ______ 和 ______ .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为防止培养皿出现冷凝水影响菌落生长,需将培养皿 ______ .
              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接种操作一定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原因是 ______ .
              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由上述歩骤筛选出的酵母菌与野生酵母菌相比,具有 ______ 的特点.
              (2)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榨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可行的方法还有(列举一种) ______ .
              (3)酵母茵不能分解蔗渣,因其不含有能够分解蔗渣的 ______ 酶,若从土壤中分离具有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______ .
            • 7.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但在黄花青蒿素中含量却很低.
              (1)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对热不稳定.因此,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宜采用 ______ (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 ______ (填“水蒸气蒸馏”或“乙醚萃取”)的方法.
              (2)HDR和ADS是青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研究表明,通过转基因并结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黄花蒿中过量表达HDR和ADS能够提高青蒿素产量.与黄花蒿无菌苗作为外植体,用基因工程转化黄花蒿叶肉组织,在MS+1.0mg•L-16-BA+0.05mg•L-1NAA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四周左右可获得再生芽.
              ①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 ______ ,加入植物激素6-BA和NAA作用是 ______ .通常,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______ 以利于无菌培养.
              ②配制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定要进行 ______ 灭菌.接种外植体时,所有操作都必须在 ______ 旁进行.
              (3)植株采集后,进行青蒿素的提取实验,结果发现,在植株的不同部位,青蒿素的含量有明显差异.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 8.
              部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如秸秆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构成植物细胞的 ______ ,其单体为 ______ .
              (2)纤维素的分解需要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______ .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一)土壤取样→(二)选择培养→(三)梯度稀释→(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
              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 ______ 培养基;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______ ,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 ______ .
              (4)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燃烧,科学家建议通过秸秆沼气池来利用秸秆,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甲烷菌,甲烷菌的代谢类型最可能为 ______ .通过沼气池利用秸秆的优点是 ______ .
            • 9.
              下表所示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NaNO3 Na2HPO4
              7H2O
              KH2PO4 MgSO4
              7H2O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纤维素粉 蒸馏水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5g 定容至1000mL
              (1)根据上述配方可知该培养基是 ______  培养基(填“固体”或“液体”).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因为它只允许分解 ______ 的细菌生长,其他种类的细菌会因为 ______   生长受抑制.
              (2)培养该菌用的培养基通常采用 ______ 法进行灭菌,在培养基接种时应采用 ______ 法,该方法接种培养后的菌落,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 (单选).

              (3)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人们可以通过 ______  法对该细菌进行筛选,如果产生了 ______ 即可筛选出该菌.
              (4)若某同学用0.1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共制作了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5、183、176和169,则1mL样品中的细菌数是 ______ 个.
            • 10.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 ______ (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观察菌体中的油脂时,通常可用 ______ 染色.
              (2)为了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选用以 ______ 为碳源的 ______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活菌数量,常用 ______   法进行计数;与实际的活菌数相比,计数结果往往 ______ (填“偏大”、“相同”、“偏小”).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l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上述三个温度中, ______ ℃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 ______ ℃设计后续实验.
            0/40

            进入组卷